大毗婆沙论八十二卷十四页云:问:梵住,无量,有何差别?有作是说:无有差别。谓四梵住,即四无量。复有说者,亦有差别。谓名即差别。此名梵住,彼名无量故。复次对治非梵,名为梵住。对治戏论,名为无量。复次对治非梵行,名为梵住。对治戏论行,名为无量。复次修梵行者,身中可得,名为梵住。离戏论者身中可得,名为无量。复次对治不信,名为梵住。对治放逸,名为无量。复次在梵世者,名为梵住。在上地者,名为无量。复次在未至定及梵世者,名为梵住。在上地者,名为无量。复次在未至定及梵世者,名为梵住;亦名无量。在上地者,唯名为无量。复次曾所得者,名为梵住。未曾得者,名为无量。复次内道所得,名为梵住;亦名无量。外道所得,唯名梵住。复次共所得者,名为梵住。不共得者,名为无量。是故尊者妙音说曰:梵住是共。异生与圣者,共竞此法故。无量是不共。圣者与异生不共竞此法故。梵住,无量,是谓差别。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即释迦牟尼佛之牙齿。据传,世尊荼毗后,全身悉化为细粒之舍利,唯其部分牙齿未损,称为佛牙舍利(梵 Dantadhātu,...【死相】 指人死时的相状。由查验人之死相,可知其往生善处或恶处,称为知死相。此说散见于大小乘经论中。《成唯识...(职位)禅林司般若经者。...即如如。为楞伽经所说五法之一。智之至极为智智,理之至极为如如。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一上):“重如月殿,恒说三...亦名:余语法、触恼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余语法,掉戏邪绮,躁扰乱僧。语默乖常,法义失度。故制白断,改前余...(术语)以华严经为毗卢遮那法身所说圆融顿极之法,指华严宗而云。...【总记别】 p1402 瑜伽九十四卷四页云:总记别者:谓卽于此一切所记,了知所有诸受皆苦。既了知已;令彼生尽。如是...【非择灭】 p0713 瑜伽五十三卷十四页云:复次云何非择灭?谓若余法生缘现前;余法生故,余不得生;唯灭唯静;...【五种危厄者】 p0267 瑜伽七十二卷三页云:其危厄者,亦有五种。一、住艰乏者。二、住迷乱者。三、来归依者。四、...指生死、涅槃二者相即不二。生死,乃迷界之苦果;涅槃,乃悟界之证果。常与“烦恼即菩提”一语连用。系直指大乘佛教...(名数)一理入,众生深信本具之理性,于理无所疑,谓之理入。二行入,依理起行,依行入理,谓之行入也。金刚三昧经...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
这个净法的熏习,它的体性是无漏的,所以它跟阿赖耶识是不同的,它有趋向于法身跟解脱身的功德。如果是大乘,是万德...
读《悲惨世界》那一行行血淋淋的文字令我痛彻心扉,不忍卒读。不仅为人类那披着文明外衣下的残酷绝情而可悲,更为那...自序 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
现在我们在参学方面来讲,总要以规矩法则为尊。常住上的主事人发起道心,讲经打七,弘扬佛法,实为稀有难得的因缘;...
供养佛的时候,那是法供养最。香花灯涂果啊,茶食宝珠衣啊,初一、十五在大寮做些供品啊,但是你若假观力呢,这供品...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亏或肾气过早衰退的人,可呈现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并可影向其它脏...问: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慧律法师答: 出家还是在家都要问自己,要审心,自己的心就是那把钥匙,自己去打开内...
从前,有一位长者畜养了一匹良马。起初,这匹马性情粗野,四处冲撞,无法调御。有人想骑乘它时,马即高举前腿上下跳...
梵住与无量差别
【法相辞典】
【梵住与无量差别】 p1033
上篇:梵衍那国 | 下篇:健达缚 |
(术语)回恶心而向善心披陈往日之非而悔过也。...
佛牙
死相
般若头
重如
余语触恼法
遮那圆顿
总记别
非择灭
五种危厄者
生死即涅槃
二入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所谓的顿悟,都是从因地栽培来的

慈心不杀为诸善之本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用你的观想力来供养
六个会伤肾的行为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