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禅林司般若经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复有曾习同行相应,谓诸异生所有心心所,及有学者一分心心所。...原产于印度,今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其种子扁平,颗粒甚小,有白色、黑色、茶色三种,从其色别,遂有白胡麻、黑胡麻、...【非心法】 p0712 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非心法云何?谓十一处。...梵语 jāna,巴利语 āna。音译为若那、阇那。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亦名:月望衣戒缘起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舍卫国,但三衣比丘有僧伽梨故烂,十日中间,便不能办,听畜长衣...(修法)切桃木之枝,约尺余,以真言加持之,或扣魅女之肩,或打病者之痛所者。止观八曰:又随身上有痛处,以杖痛打...(流派)亦作婆苏富罗部,婆蹉富多罗部。梵音Vatsiputriyāḥ,译曰犊子部,可住子部。...【无体随情假】 二种假之一。无体随情假,乃世间所称的我法,世间之人于心外之境执为实我实法,此法体但是妄情,为...(譬喻)言贪欲之深如狼也。无量寿经下曰:贪狼于财色。同义寂疏曰:狼性多贪故,多贪者谓之狼,如狐性疑谓之狐疑。...【生起因】 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又作生因。指依现世善、恶之业而起未来的苦、乐果报。亦即内外种子至成熟位,能在...【上地烦恼不缘下地】 p0234 大毗婆沙论十八卷八页云:何故上地烦恼,不缘下耶?答:已离彼染故。谓要已离下地染者...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楞严经》的观念,觅心了不可得的意思,不是说它的作用不存在,不是的。我们这一念心去攀缘佛像,产生很美好的善念...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智慧与慈悲,却可治愈一切的病苦。 人们常常嚷着要去寻找内心...
我们一生都是为了身见,为了享乐为了这些东西,一生为他人做嫁衣裳,忙忙碌碌,举心动念、行为造作都是在造恶业。等...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前面是一个修行的因地,我们透过无常,透过无我,观照生灭法,外调,对...
恶口的异熟果报是堕落三恶趣中。 往昔佛在世时,尊者满足去饿鬼界,当时看见一个饿鬼,形貌丑陋,令人汗毛竖立。这...许多人在考虑要吃素时总会担心:如果不吃肉,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吗?吃素能获得足够的蛋白质吗?尽管有许多大量的广告...
一、主敬: 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
佛教的典籍中有一个故事。持世菩萨有一天在静坐时,有位天人来到他面前说:菩萨殷勤精进,功德无量,我要供养菩萨。...
般若头
【佛学大辞典】
上篇:般若汤 | 下篇:般若多罗 |
又名清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山西五台县,相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曾习同行相应
胡麻
非心法
智
月望衣过限戒缘起
加持杖
跋私弗多罗部
无体随情假
贪狼
生起因
上地烦恼不缘下地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最上乘论

「觅心了不可得」的含义
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

愿罪业悉消灭

关掉生死业力的开关

恶口骂人的种种可怕报应
不吃肉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吗

曾国藩的修身十二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