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十八卷八页云:何故上地烦恼,不缘下耶?答:已离彼染故。谓要已离下地染者,方起上地烦恼现前。于下地法,既已离染;上地烦恼,宁复缘彼。问:如何得知要离下染,上地烦恼,方得现前?答:如施设论说,有六种非律仪。谓三界系,各有二种。一、相应,二、不相应。欲界相应非律仪现在前时,六非律仪成就;四非律仪亦现在前。谓欲界二。色无色界,各不相应。色界相应非律仪现在前时,四非律仪成就;二非律仪,亦现在前。谓色界二。无色界不相应。无色界相应非律仪现在前时,二非律仪成就;亦现在前。谓无色界二。此中染法,名非律仪。由此故知要离下染,上地烦恼,方现在前。问:何故欲界烦恼,能缘色无色界;彼二界烦恼,不能缘欲界耶?答:欲界、是不定界,非修地,非离染地,不能摄伏自界随眠;故得越缘色无色界。色无色界、是定界,是修地,是离染地,能善摄伏自界随眠;故彼不能越缘下地。如人不能摄伏妻妾,便得与他作非法事。若善摄伏;乃至不能以眼顾眄;况为非法。此亦如是。复次生欲界者,于上二界诸蕴犹豫:为是苦耶?为非苦耶?为是集耶?为非集耶?是第一耶?非第一耶?是清净耶?非清净耶?由不了故;欲界烦恼,得缘上界。若生上地;于下诸蕴,已现见故;无有犹豫。故上烦恼,不缘下地。复次若色无色界烦恼缘欲界者;则应随增。若随增者;界应杂乱。故彼烦恼,不缘欲界。问:如欲界烦恼,虽缘上界;而不随增。上界烦恼,何故不尔?答:上界蕴胜;欲界烦恼虽缘彼起;而不随增。欲界蕴劣;上界烦恼,若缘此起;即便随增。如下劣人,于尊胜者,虽能现见;而不能损害。若尊胜者,见下劣人,便能损害。此亦如是。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又作正遍知海。正遍知,为佛十号之一,意谓佛真正遍知一切法,此“知”如海之深广无边不可测量,故以海比喻之。观无...【境界有对与所缘有对作顺后句】 p1290 俱舍论二卷二页云:若法、境界有对,亦所缘有对耶?应顺后句。谓若所缘有对...(718~788)唐代僧。夏州朔方(陕西横山)人,俗姓王。讳潜真。开元二十六年(738)隶名于本城灵觉寺,翌年受具足...(术语)骂人有二种,汝是下贱生等,以恶法骂之,云恶法骂,汝是大圣人等,假善事毁辱之,云善法骂。见行事钞中三之...“自证寿”之对称。西方无量寿佛之无量寿,可以无限地度化众生,故称化他寿。(参阅“自证寿”2536) p1323...(术语)二报之一。又曰正果。有情之自心也。是为依过去业因而感得之果报正体,故曰正报。...遮止句者,谓于所问不尔而答,以不尔言遮止所问。如有问言,蕴外诸行几谛摄耶,应遮止答蕴外无行。...(杂语)犹言了解。净住子曰:深悟在别世,晓了因缘法。【又】(人名)五灯会元匾担山晓了禅师者。六祖之嫡嗣。...(术语)机谓属于内而恸于心者。境谓属于外而显于形者。释尊拈华为境,迦叶会其消息,破颜微笑,为机。又如烟为境,...求法者之游历,经常是实质上的探险行为。如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所遍游之地,真实地名极多。又如东晋法显之佛...(杂语)坐禅之异名。初祖达磨,住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凡九年,不发一语。世所谓面壁九年是也。五灯会元一曰:达...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首先了解欲的体性、作用、分类以及欲为根本苦的原因,以便观察思惟。 一、欲的体性 《成唯识论》说:云何为欲?于所...六祖云: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世人迷净性,故有淫欲,除卸淫欲,即见净性。清净之性,是我们不迷的本来...颜光衷说天底下哪有不孝顺的人呢?纵然有不孝的人,说他孝顺就高兴,说他不孝就发怒,并且感到羞愧。凭此天赋的良知...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①,盗现前僧物...
世间的因果报应,跟人的善恶业力是直接关联的,如影随形,如谷答响。 印祖曾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中举过一个...
这是《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公案。一个乡村有一位长者,家里比较富有,为人也很仁厚。有一天,一个小偷溜到他家偷东西...
等到临死的时候,你一生所造的恶业,都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了。这些对生命的反省,是要让我们真实起来,让我们生起惭...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
上地烦恼不缘下地
【法相辞典】
【上地烦恼不缘下地】 p0234
上篇:上流有二种或三种 | 下篇:小 |
又作天众。即住于欲界六天及色界诸天之有情。亦指住于天界或人界之众生。据经典记载,天人欢喜赞叹佛事,奏天乐,散...
正遍知海
境界有对与所缘有对作顺后句
义璋
善法骂
化他寿
正报
遮止句
晓了
一机一境
探险
面壁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欲为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淫戒》
几种不孝习气的养成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中生

五台山「人皮鼓」的故事

古人的仁慈之心

反思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