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四卷二十一页云:小者:卑狭量相应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阿恃多伐底,梵名Ajitavatī,意译无胜。位于中印度拘尸那揭罗国。又作阿恃多跋底河、阿尔多嚩底河。略称跋提河。释...(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法华文句四曰:...梵语 ?raddhā。音译舍攞驮。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为七十五法之一,亦为百法之一。为“不信”之对称。即对一对象...又作殿主、殿司。禅林西序六头首之一。司掌佛殿花烛及洒扫等诸事之职称。敕修百丈清规卷四知殿条(大四八·一一三一...(术语)与圣智同。正了法之如何之智也。往生论注下曰:正者圣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称为正智。大乘义章三曰:言正智...(人名)氏族不详。字仲温。历参诸方丛林,顿明大事,嗣法于大慧杲日。晚年归隐江西罗湖畔,杜门不与世接。南宋绍兴...(术语)对于二谛三谛而言。谓究竟无二之实义也。与所谓一实谛同。涅槃经第十三曰:文殊白佛言:第一义中有世谛不,...亦名:四方僧物 子题:净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常住者,以常局净住,通于三世,局定不动;亦不可分也。”行宗记...【有学不缘无明更造诸行】 p0562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五页云:又不放逸内法异生,若造福行及不动行;彼是正法...正法可杜防非法,犹如城池之防患外敌,故称法城。准此,一切经法亦称法城,此乃因经法可守护正法之故。又涅槃妙果乃...菩萨成佛的时间。阿僧祇劫,华译无数长时。菩萨的阶位,一共有五十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四十位,为第一阿僧祇劫...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有人问:有情的相貌、寿命、受用等千差万别,岂能无差别? 答:譬如,水有咸、淡、香、臭等差别,但又同是湿性,所...佛在世时,有一位频沙王,是佛陀的大护法,他有位很好的朋友弗迦沙王。一天弗迦沙王派使者送了一座金塔莲花座给频沙...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
东林佛号要唱得深沉缓慢,它是可以对治这个时代的浮躁的。我们这个时代太快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心中充满浮躁。...我一直都是实事求是的人。谈及纯素,我也总是如实说来。我敢肯定您遇到过这样善辩的人,想尽办法,用好似感同身受的...
业有三块,我们看这个附表。 我们先看左上角有一个业,业就是身口意的造作。这个活动一造作时,它能够熏习第八识(...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由于他的人品很高,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生活方...
你只要对六字洪名系念不止,一定会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一得往生,就能改变我们身心的一切恶,我们阿赖耶识的三恶道...
小
【法相辞典】
【小】 p0234
上篇:上地烦恼不缘下地 | 下篇:小法 |
【名色六处触受同时引发而说有先后】 p0590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七页云:复言:世尊!何缘名色六处触受诸分种子...
阿恃多伐底河
善知识
信
知殿
正智
晓莹
一谛
常住常住僧物
有学不缘无明更造诸行
法城
三阿僧祇劫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三界众生的命运哪个不悲惨呢
人命在呼吸间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

东林佛号的意义
纯素最常见的误区

业力是如何形成果报的
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