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可杜防非法,犹如城池之防患外敌,故称法城。准此,一切经法亦称法城,此乃因经法可守护正法之故。又涅槃妙果乃安身之处,故亦称法城。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严护法城,开阐法门;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维摩经佛国品、无量寿经义疏(慧远)] p337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第三地菩萨相】 p0968 瑜伽七十九卷四页云:问:已入第三地菩萨、当言何相?答:当言于内获得强盛奢摩他道。由此...谓念阿弥陀佛而往生极乐之十种心。据大宝积经卷九十二发胜志乐会载,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之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亦名:灭诤法制意 子题:拘睒弥国起诤之由、佛法灭尽 戒本疏·七灭诤法:“凡心受道,我倒未倾,至于同住,多生见过...梵语 nir-vikalpa-jāna。又作无分别心。指舍离主观、客观之相,而达平等之真实智慧。即菩萨于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安置佛像,外形如厨柜之器具,多以石、木材制成。又据鸡林志所载,佛寺亦称佛龛。此外,于岩壁掘室以安置佛像之处,...亦名:无主房戒房成结犯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萨婆多云,末后二抟泥未竟,轻兰;余一抟在,重兰。善见云,若留一...(一)以乳与水之相融比喻物之和合。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即以乳、水分别比喻众生心与佛心,谓众生之心如乳,为所缘之心;...(杂语)三位极微中第二位色聚之微,大小乘各异其论,小乘以分析之极为极微。至于极微,则无可分上下左右方角之部分...【烦恼心所】 六位心所的第四位,计有贪、嗔、痴、慢、疑、恶见六种。此又称六种根本烦恼,由此能生起随之而来的随...(杂语)众生观内心之实相知本不生之理,则自然得觉悟也。大日经疏一曰:于初发心时直观自心实相,了知本不生故,即...【十种真如】 p0110 佛地经论七卷二页云:或说十种。谓于十地,除十无明,所显真如。卽十法界。如摄大乘广辩名相。...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龙藏本)...
「忍辱」跟「精进」,它们两个也不是什么功德,但是它们两个对功德有保护跟增上的作用。所以印光大师说,菩萨道要成...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学佛的人,不要去好奇这个那个问题。其实修行是管好自己。整天把自己的时间跟精力放在去发...
1942年的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律宗十一代祖师弘一大师取吉祥卧安然示寂。而大师去后,其思想与事...说到人的死亡,其实人天天随时在死,不只一年一月的衰老,而是每个时辰,每一刻、每一秒都在衰老。庄子讲得更彻底,...
【度四流者为作桥梁。趣彼岸者为作船筏。是三善根殊胜果报。是三善本所引等流。常行惠施如轮恒转。持戒坚固如妙高山...
有一个妇人,年轻时就欢喜打牌,几乎到了一天不打牌,日子就不能过的痴狂地步。一个家庭主妇不在家里相夫教子、管理...
当我们面对过去的业力时,诸位!你就不能用业感缘起了。我们讲过,在造业的当下,在身、口、意活动时重视业感缘起。...在《法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往昔佛陀曾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讲法。一天与众弟子入王舍城受供并说法后,下午出...
法城
【佛光大辞典】
上篇:法勇 | 下篇:法度 |
(术语)昙无谶所立二教之一。判一切之小乘教为半字教。...
第三地菩萨相
念佛十种心
七灭诤法制意
无分别智
佛龛
无主不处分过量房戒房成结犯
乳水
极微分不分
烦恼心所
成自然觉
十种真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生命可以透过努力,作很大的改变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

弘一大师禅修的故事
临终前身体四大的变化

度四流者为作桥梁,趣彼岸者为作船筏

给人感动也是一种布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