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四卷四页云:总记别者:谓即于此一切所记,了知所有诸受皆苦。既了知已;令彼生尽。如是记者,名总记别。此总记别,当知略由三种行相。谓薄伽梵所说诸结,我皆无有。是名最初断总记别。谓诸有结,皆永断故。又我安住如是正念。由我安住此正念故;一切贪忧恶不善法,能令毕竟不漏于心。是名第二断总记别。谓恒住故。又于此中,自无憍慢;是名第三断总记别。谓无有余增上慢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无因缘之造作也。如言无为。七帖见闻七曰:圆教意十界三千万法皆中道,法尔任运自然体,始令造作法无之故,...即主张有实因而生实果之说,为一种偏见之论说。佛教以“无生”之本义,破此有因论。如楞伽经卷四(大一六·五○七下...(一)即天龙山。位于山西省太原县境。以石窟闻名于世。(参阅“天龙山”1368、“石窟”2118) (二)谓诸天与龙神等八...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故常告诫勿起疑惑,称为诫疑。据八十华严经卷六十载,如来能永断一切众生之疑,随众生各自心之...(名数)智度论四十八明佛之四无畏。法界次第下依智度论释之:一一切智无所畏,谓世尊于大众中师子吼,我为一切正智...【俱解脱】 p0926 显扬三卷十页云:七、俱解脱。谓已得诸漏无余尽灭;及于八解脱,身证具足住。 二解 大毗...(术语)五欲之一。男女身分等之触境,使之人起爱欲之心者。...即拾取落穗之教。为天台宗对涅槃经教之称呼。于涅槃经教之前,有法华经会之开显一乘,或有众生未堪闻法华,或自甘退...于天台宗所判立“化法四教”中,别教乃独为菩萨之法,异于三乘共修之藏、通二教,且其所明法门行相,隔历次第,亦异...谓多贪者。为得如前供养等故。往至他家作如是语。贤士贤女。此衣此钵。此坐卧具。此衫裙等。我若得之。甚为济要。当...(名数)一寿命自在,菩萨成就法身之慧命,了无生死寿夭,延万劫而不长,促一念而不短,但为度脱有情,以诸方便随机...八大人觉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无量义经...
昔日,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时,当时城中有一位长者名叫修伽,拥有无量的财宝,娶了一位望族的女子为妻,并时常...「慈」,佛陀就是以慈度化人群。为了使众生人人幸福快乐、人人离苦得乐,所以不断地倒驾慈航来人间,在佛陀《本生经...念佛发起因缘第一 念佛即是修行第二 念佛最为稳当第三 念佛有胜方便第四 念佛能消业障第五 念佛莫求福报第六 念佛能...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最难断者唯淫,最易犯者唯杀。 二者之中,淫则稍知自爱者犹能制而不犯。然欲其意地...世间低廉的东西人人都买得起,欲取之得之比较容易。高贵的东西价钱高,取之得之也较不容易,人有富贵贫贱,与贫贱的...
南无观音菩萨,今天观音佛七正式起七了。这次观音七因缘很殊胜,今天来了将近四十人,人数不少啊。我们要问问自己为...
佛言:食多有五罪: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婬,四者不能讽诵经,五者多著世间。何以故?人贪婬,人知色味,瞋...
我们念佛的最大障碍,是把它想得太难了,好像生极乐世界是遥不可及的样子,其实很简单。有人说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去了...
总记别
【法相辞典】
【总记别】 p1402
上篇:应如是坐 | 下篇:薄尘行 |
亦名:摄众知法 子题:年少、阿难头白而迦叶号为年少、破谷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一、明无法之过)然众,贵老宿...
无作
有因论
天龙
诫疑
佛四无畏
俱解脱
触欲
捃拾教
别教无量四谛
现相
五种自在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至诚供佛斋僧,种下殊胜福田
趴身铺路 所求为何
圆瑛法师《劝修念佛法门》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
沉香烧炭

求观音菩萨来解决我们的烦恼和疾病

饱食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