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五卷二十页云:第二静虑已上诸定、寻伺止息;名寂静乐。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观无量寿经中所说的下品下生者的往生法,就是造诸恶业的凡夫,在临命终时,若遇到善缘的相助,急念十声的阿弥陀佛,...【持瑜伽力】 p0849 瑜伽二十八卷六页云:云何持瑜伽力?谓二因缘,能令获得持瑜伽力。一者、本性是利根故,二...【胜解思择作意】 p1105 瑜伽十一卷十六页云:胜解思择作意者:谓由此故;或有最初思择诸法,或奢摩他、而为上首。...谓若未断恶不善法。未修善法。彼于断修。无爱无胜爱。有引颈悕望。若有已断恶不善法已修善法。彼于断修。有爱有胜爱...欲明生灭之相,先明生灭之义。言生灭者: 一、生 有为诸法,依因缘之和合,而未有之法有,是谓之生。 二、...巴利名 Mahāvajsa。相传为五世纪末大名(巴 Mahānāma)所编纂。又作大王统史。有三种编订本:(一)与小史合编,全...(术语)常沉没于生死海之众生也。南本涅槃经三十六曰:常没者。所谓大鱼,受大恶业,身重处深,是故常没。...(术语)十六行相中之四行相。观苦谛之境,而起四种之观解。即苦谛为三界迷妄之果报,而一切世间之法也。此世间之法...(经名)普遍光明焰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不空译,二卷,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书名)一卷,唐荆溪湛然撰。补助智者大师法华三昧忏仪之式法也。运想者,作香华等偈而运想供养也。...(名数)若比丘以慈心广行布施,则可得十一种之果报。...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个归依境,他能够信、愿、持名,心中有佛,有佛本愿的摄受,所以在临终的时候,佛陀以净光...
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 就跟我们吃素一样,别人看你们吃素有什么好吃的,就是一些菜叶子,但是我们吃...
然大夫是我认识多年的一个中医按摩大夫,她早年在家乡县城做过二十年助产士。有一次她指着一本反堕胎的宣传图册,告...
我们每天坐禅,每天念佛。障多众生念佛观:业障深重,妄心止息不下来,就一心念佛,妄心就歇了。散乱众生数息观:查...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佛告诫比丘们:你们应当修行死想,经常思惟死想。 此时有位比丘禀告...
谦恭不是一种表面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 圣严法师 佛陀说:入于人群中,自未知他人,他人未自...有一位退休的政要向我表示,他这一生辉煌时代已经过去了,他告诉我:法师,我觉得人生在世的确如佛所说的,像一场梦...
知归子问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一念差错,便堕轮回。小子累蒙开诲念佛往生之法,其理甚明。...
寂静乐
【法相辞典】
【寂静乐】 p1017
上篇:掉慢无明 | 下篇:寂静善 |
(经名)五会赞指观无量寿经,称为新无量寿经。是以双卷之无量寿经译于前,观无量寿经为译于后者,故对前译之双卷经...
十念往生
持瑜伽力
胜解思择作意
云何爱断爱修
生灭
大史
常没
非常苦空非我
经轨
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
十一果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推荐】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里面

没有一番静气,人生就过得很忐忑

我所认识的助产大夫

这不是证圣,若作圣解即受群魔

于出入息中,精勤思维死想

【推荐】谦恭,是有能力者所缺乏的美德
圣严法师《我要活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