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一卷十六页云:胜解思择作意者:谓由此故;或有最初思择诸法,或奢摩他、而为上首。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梵名须伽陀Sugata,译曰善逝,又曰好去。诸佛十号之一。十号之第一曰如来,第五曰善逝。如来者,乘如实之道...(一)(539~627)隋唐时代僧。吴郡海盐人,俗姓于(或谓姓干)。十二岁出家,随侍开善寺之慧熙。从杨都建初寺琼法师...梵语 a-brahma-carya-virati,巴利语 abrahmacariyā veramanī。为十重禁之一,四波罗夷之一,五戒之一,八戒之一...(术语)成就白骨观之人有二类:一类之人,但好离烦恼,更恐于白骨生着,为烧骨人作灰之想。坏法者,即烧骨人也。...瞋恚之热恼如火,故称瞋恚火。又瞋恚能烧尽一切功德,故譬之以火。增一阿含经卷十四(大二·六一九下):“诸佛般涅...(名数)又名二十八生。谓欲惑九品润二十八生也。...(术语)谓与无明相应之法,由无明而起之法。即三界所有之事法是也。染者染污之义,染污真性使不清净,故名。...【远行及独行无身寝于窟】 p1258 瑜伽五十七卷十五页云:问:世尊依何根处,说如是言:远行、及浊行、无身、寝于窟...凡三卷。撰者不详。又称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其版本有二:(一)题为“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宋刊大字本,第一卷...(术语)优婆夷之通称。涅槃经一曰:汝等诸姊,谛观谛观。行事钞下三之四曰:善见云:唤婢为大姊,不得云婢。同资持...由戒名上说,名词有种种,曰戒禁、戒律、律仪。 戒禁 依宗规而定之戒律禁制,名曰戒禁。 戒律 五戒十善戒...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前面我们看了很多有关业的日记,知道了我们的业主要表现为成见、价值观、思维模式、习惯等等行为结果的精神方面。如...
【原文】 龙眼 宗伯陆公①寿九十七而嗜龙眼,龙眼遂价贵一方。又吾乡一老叟,寿逾宗伯六载而嗜蒸豚。二老母,一嗜米...
现在常有很多人来找师父开示,我问开示什么?他说他要学佛,我说:你为何要学佛?他说:世间有苦。 那就有资格学佛...
导读:佛,讲究一个缘字。在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话说,中国历史上就有那么十五位佛门皇帝洪...
国人一般比较熟悉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以其大慈大悲,灵感善巧而得到人们的尊崇与赞叹。在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一位侍...
这个圆成实是什么因缘安立的呢?当我们修习我空观、法空观,来破除内心的相似影像,要注意这个空观它不是破除外境,...
《菜根谭》者,一名《处世修养篇》,余以今年一月东游日本,购之其京都书肆者也。书为日本人竹子恭所释,其首简云:...
如来微妙色身,虽在极乐,离隔十万亿刹;如来清净法身,普遍十方,充满法界,故名法界藏身。九界众生,一体包含。如...
胜解思择作意
【法相辞典】
【胜解思择作意】 p1105
上篇:胜进道有二种 | 下篇:顺结法 |
(术语)Nālaya-maṇḍala,那为无之义,阿赖耶为依处之义,曼荼罗为道场之义,即无依处道场也。阿赖耶无染分之依...
善逝
慧因
淫戒
坏法
瞋恚火
二十八有
染法
远行及独行无身寝于窟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大姊
戒之各名义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被自己的成见拖入妄想执着中去

积德才能延寿

学佛就是要出离苦恼

中国历史上最有佛缘的15位皇帝

跟大势至菩萨学念佛

一个开悟的人,他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菜根谭》警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