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六卷四页云:教诫示导者:云何教诫,云何示导,而说教诫示导耶?答:教诫者:如世尊说:苾刍当知;谓有苾刍、为他宣说此是苦圣谛,应遍知。此是苦集圣谛,应永断。此是苦灭圣谛,应作证。此是趣苦灭道圣谛,应修习。是名教诫。示导者:谓有苾刍、虽能为他宣说此是苦圣谛应遍知,乃至此是趣苦灭道圣谛应修习;若他闻已,不起谛顺忍,不得现观边世俗智;但名教诫自在,不名示导。若有苾刍、能为他宣说此是苦圣谛应遍知,乃至此是趣苦灭道圣谛应修习;亦能令他闻已、起谛顺忍,得现观边世俗智;名教诫自在,亦名示导。是故所说教诫示导、要能令他见等见、了等了、调伏随顺;乃名教诫,亦名示导。由此说名教诫示导。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依种种姓舍】 p0770 显扬五卷十二页云:依种种姓舍者:谓依于色,乃至依于法。...(名数)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说。往昔三千尘点劫有大通智胜佛,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大通智胜佛成道后,十六王...(?~1314)日本临济宗僧。出云岛根县人。早年师事潜溪虎谦,修习禅学,并通内外之学,住东福寺。著有诗文集旱霖集...(术语)会得道理也。法华经提婆品曰:无量众生,闻法解悟。探玄记一曰:遂经三载,冥加悟解。圆觉大疏上之二曰:先...乃小乘有部所立之染污无知与不染污无知。(一)染污无知,即一切之烦恼。天台家所谓之见思二惑。以无明为体,无明执著...(物名)有二种:一为团圆之鱼鳞,读诵叩之;一为挺直之鱼形吊于库堂,粥饭击之,禅家呼曰梆。敕修清规法器章木鱼曰...(516~588)隋代僧。桑泉(山西临晋)人,俗姓王。初隐于太行百梯寺,撰著涅槃经疏,后至长安,大开讲筵。北周武帝...化身佛八相之一。指世尊入灭之相。佛陀四十五年间说法教化众生,化缘既尽,于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间,一...1、又名八风。 2、地、水、火、风为四大,色、香、味、触为四微,人身是由四大假合而有,四大又由四微所成,所...(1355~1450)明代临济宗僧。苏州(江苏)常熟人,俗姓钱。号海舟。出家于破山,研习楞严经,诵至(卍续三八·四九...(杂语)冤谓怨家,亲谓亲爱者。五灯会元曰:佛教慈悲,冤亲平等。...(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世间的欲念有善恶两种,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开世间的一切;若起恶念则人生方向就会偏差,因此产生了烦恼。 ...
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学 据经典记载:两千多年前,佛陀身旁的常随众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要如何统...
怒海余生(救水灾) 古今记录观世音菩萨显灵事迹多不胜数,俯拾皆是。现想给大家报告由台湾道证法师引述观音菩萨近...
简单地说,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三种。前面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福德资粮它是让一个人趋向目标;智慧是...杀戒 释名 断命曰杀,有情曰生。断有情命,是曰杀生。堕胎胎儿死犯杀戒。自杀亦犯杀戒,与杀人...
我们应该对轮回要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中。以佛陀的意思来观察生死,是没有快乐的。以佛陀的标准...
至心专念药师佛的本愿功德名号,能满足世间及出世间的祈求。甚至经文讲只要听闻佛号的众生就能够得到利益。因此不管...
小时侯,我于沿海乡镇长大,伙食中,虽少肉,却多鱼。从少年到青年,从俗人到僧人,从吃鱼肉到食青菜豆腐。时轮转速...
教诫示导
【法相辞典】
【教诫示导】 p1013
上篇:常居回露 | 下篇:造 |
(杂语)曹洞宗之门下也。...
依种种姓舍
十六王子
梦岩祖应
解悟
二无知
木鱼
昙延
涅槃相
八法
普慈
冤亲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不要有不舍之心

把「六和敬」精神落实到企业管理

慈航普渡救水灾,慈航普渡救风灾

一念的差迟,变成失明的乞丐
五戒表解

世间的快乐为什么是痛苦呢

如何善用药师佛号利益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