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择灭无为】 唯识宗所立的六种无为之一。择为拣择,是能择之智;灭谓灭除,是所灭的根、随烦恼。谓由无漏智,拣择...全一卷。又作高峰大师语录。宋代僧原妙(1238~1295)撰,元代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二册。收录湖州双髻庵示众法语...【任持界】 p0633 瑜伽九十六卷十页云:若已获得;由蚊虻等所有灾害,顺精进障,不能令转。名任持界。此约在家...(术语)谓庄严之像也。梁简文文曰:降玆妙相,等诸佛力。...因明用语。因明四种极成之一。极成,至极成就之意,亦即因明对论中,立者(立论者)与敌者(问难者)双方皆共同认可...(界名)实相无障碍土之略。...即以西夏语翻译之大藏经。又称西夏大藏经、西夏语大藏经。主要以汉译及西藏译佛典为原本。西夏初主元昊自宋乞得大藏...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说佛世时长者树提伽往昔之因缘及布施之功德。又跋陀罗另译有...【常见论者意知宿住事有三种差别】 p1012 大毗婆沙论一百卷十六页云:如契经说:常见论者,忆知宿住事,有三种差别...(杂名)又曰金刚围山,金刚轮山。周绕世界之铁围山也。起世经二曰:诸余大山及须弥山王之外,别有一山,名斫迦罗(...【舌识界】 p0633 品类足论二卷十三页云:舌识界云何?谓舌及味为缘,生舌识。如是舌为增上,味为所缘,于舌所...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相传为释迦牟尼佛乘愿再来,随陈时代,大师见临海渔民捕鱼杀生,大起慈悲,以衬施买临海渔沪一所...在古印度的时候,常常发生干旱或是水灾,因此,老百姓们常常失去收成,过着饥肠辘辘的生活。有一位婆罗门,因为不堪...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沙门即通常所说的出家人,这一句经文对出家人的...
当释迦牟尼佛在讲了《法华经》之后,稀有难遭,极为殊胜,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一切都授记成佛。当时有很多他方世界...
《劝发增上意乐经》云:若乐睡眠与昏沉,痰癊风病及胆疾,其人身中多增长,令彼诸界极扰乱。若乐睡眠与昏沉,集饮食...
问曰:若言无碍光如来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土,无所障碍者,此间众生,何以不蒙光照?光有所不照,岂非有碍耶? 答曰...许多学佛的人把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对立起来,认为一门深入就不要广学多闻,广学多闻就不要一门深入,其时这是犯了一...
出家前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常常有病人会问我:医师你几岁啊?我说:三十二岁。结婚了没有啊?给你作媒。我就会请问她...
乌仗那国
【法相辞典】
【乌仗那国】 p0945 西域记三卷一页云:从鸟铎迦汉荼城北、逾山涉川,行六百余里,至乌仗那国。乌仗那国、周五千余里。山谷相属,川泽连原。谷稼虽播;地利不滋。多蒲萄,少甘蔗。土产金铁,宜郁金香。林树蓊郁,花果茂盛。寒暑和杨,风雨顺序。人性怯懦,俗情谲诡。好学而不切,禁咒为艺业。多衣白橵,少有余服。语言虽异;大同印度。文字礼仪,颇相参预。崇重佛法,敬信大乘。来苏媻伐窣堵河、旧有一千四百伽蓝。多已荒芜。昔僧徒一万八千,今渐减少,幷学小乘,寂定为业。喜诵其文,未究深义。戒行清净,特闲禁咒。律仪传训、有五部焉。一、法密部,二、化地部,三、饮光部,四、说一切有部,五、大众部。天祠十有余所,异道杂居。坚城四五。其王多治瞢揭厘城。城周十六七里,居人殷盛。瞢揭厘城东四五里,大窣堵波,极多灵瑞。是佛在昔作忍辱仙,于此为羯利王、(唐言斗诤)(旧云唯利镭也)割断肢体。
上篇:躭着 | 下篇:殊异 |
(物名)又作安怛婆沙,安多婆裟,安多跋萨,安陀跋萨,安陀罗跋萨,安怛婆参,或作安多会。内住之义。译言中宿衣,...
择灭无为
高峰原妙禅师语录
任持界
妙相
境界极成
实报土
西夏文大藏经
树提伽经
常见论者意知宿住事有三种差别
金刚山
舌识界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推荐】历代祖师大德放生开示
挫折与收获

出家出的是什么家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再来

贪睡的人有什么后果

阿弥陀佛光明遍照,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两不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