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阿罗汉般涅槃已不复堕在诸有情数】 p0785 瑜伽八十卷十九页云:于此界中,般涅槃已;不复堕于天龙药叉若健达...禅宗公案名。原梦,占梦、解梦之意。沩山灵祐禅师一日午睡梦醒,乃以所梦询其二弟子仰山慧寂、香严智闲。仰山遂持一...【大止妙观以为所乘】 p0246 佛地经论一卷十七页云:如是净土,路既圆满;应有所乘。御彼所乘,行此道路。故次说言...凡九卷。略作禅喜集。宋代苏轼着,徐长孺编,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陈继儒、陆树声作序,并付唐文献之跋而刊行之...禅林用语。指无上下之差别而平等交际,或指道德、资历、年龄等与我齐等者。即指同辈。禅苑清规卷五(卍续一一一·四...云何瞋恚盖?谓于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欲为扰恼。已瞋恚。当瞋恚。现瞋恚。乐为过患。极为过患。意极愤恚。于诸...(杂名)禅林所用之疏,多为四六体,有时为散文。是谓草疏。见象器笺十五。...禅宗的学问。禅学相当于身口意中之意业,故名意学。...【等生】 p1118 瑜伽八十四卷十页云:等生、则是胎藏圆满。 二解 如生支差别中说。...即指十种藏。藏,指含摄、积集、出生之义;以其能含藏功德,故谓之藏。有下列三种: (一)华严宗将菩萨之行法,依诸...建立支业者,谓无明支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有愚癡,二与行作缘。令诸有情于有愚癡者,谓由彼所覆于前中后际不如实...大悲咒修持仪轨...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只屎壳郎,堆着一个粪球,在并不平坦的山路上奔走着,路上有许许多多...
五停心观指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等五种停止、息灭心中烦恼魔障所修的观想方法。 大乘佛法以成佛...
念佛法门是属于有相的。《观无量寿经》的出现,就是因为释迦世尊时代的恶王阿阇世,篡夺王位,幽禁他的父王频婆娑罗...
明末清初时,有见月律师,传三昧老人衣钵,继主千华(即宝华山)专事宏律。三昧老人,从行门入手,一生持律谨严!临...
在台湾的佛教中,专弘律学的比丘,除了济涛律师外,再有一位就是南普陀佛学院院长广化律师。广化是律航法师(俗名黄...拜忏,事实上就是修福修慧的大功德。 「忏悔」一词,是中国佛教特有的名词,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汉文并没有「忏悔...
正月初一开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师、诸位优婆塞、优婆夷,还有来寺院拜佛的信众、游客,大家上午吉祥! ...一代大德上广下钦老和尚,大家赞誉他是佛教界的国宝,他老人家九十五岁往生前两天所拍的照片,目光依然炯炯有神!在...
择灭无为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择灭无为】唯识宗所立的六种无为之一。择为拣择,是能择之智;灭谓灭除,是所灭的根、随烦恼。谓由无漏智,拣择诸惑,永灭烦恼所显的真理。而此真理,即是不生不灭的空性,故曰无为。这是二乘行者,析色明空所证的涅槃。
上篇:器世间 | 下篇:懈怠心所 |
【无色界随眠不于欲色界随增】 p1099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三卷八页云:何故无色界随眠,不于欲界法随增耶?答:界应...
阿罗汉般涅槃已不复堕在诸有情数
香严原梦
大止妙观以为所乘
东坡禅喜集
平交
瞋恚盖
草疏
意学
等生
十藏
建立支业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生活原本没有痛苦

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

念佛经常出现瑞相,不一定很好

见月律师的克苦精神

律宗大德广化法师
圣严法师《忏悔的意义与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