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僧职之一种。又作从威仪师。授戒或法会中,于威仪师之下职掌纠正众僧威仪之僧。若在纲所(职务所行之场所),则辅佐...意谓一念之心性即含有三千之法。...凡三卷。又作月江和尚语录、月江印禅师语录。元代临济宗僧月江正印撰,居简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三册。收录正印禅...(经名)有二:一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之略称。一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一卷,唐宝思惟译。此二为同本,校量数...【耐他怨害忍】 p0883 瑜伽四十二卷六页云:云何菩萨耐他怨害忍?谓诸菩萨、猛利无间种种长时从他怨害所生众苦...在法华经中,佛说三乘方便和一乘真实的过程中,用莲华的三种意义比喻妙法的三重意义。 第一、是为实施权,喻如为莲...(术语)诱我为恶事之外界事物。西方要决曰:六恶缘伴,阻坏净心。往生要集上末曰:烦恼内催,恶缘外牵。...【内无色想】 p0366 集异门论十九卷三页云:内无色想者:谓彼于内各别色想,已远离,已别远离;已调伏,已别调伏;...(术语)善导观经序分义,分一经之序,分为证信序,发起序之二,于发起序中更分七科,阿阇世王幽闭其母韦提希夫人之...临济四照用之第二。为唐代临济义玄用以接化学人之方法。用,作用之意,指打、喝等动作,乃对主体之认识;照,寂照之...窥基,是玄奘的高足弟子,俗姓尉迟,因其著述常题名基,或大乘基,后人称为窥基,京兆长安人。他生长于以武功受封的...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我们正式讲净土要义。净土三要就是信愿行,也是往生极乐的三种资粮。譬如说,或者我们坐飞机到美国,第一需要飞机票...
问: 我常常有这么一种恐惧心理,就是怕自己被冤亲债主干扰,有时候会做像鬼压床这样的梦,突然心跳很快,就像爆发...(一)高声念:若神志昏沉,或妄想纷起时,即振作精神,高声念佛,念到数百声,自换一番境界。业报差别经云:高声念...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面说,无量的诸菩萨众,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动经恒河沙劫,来修六度万行,都很难满足。...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故事。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
明朝崇祯年间,常熟进士蒋畹仙,偶然寄住在昆山同榜登科的周明远家。这年大饥荒,一般的家庭,连夫妇、父子都不能相...
我们看到世界上形形色色、日月星辰、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我们都看的清清楚楚,甚至人老人、小孩、男人、女人,我们...
我们都常讲到说,出家为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一个形容叫遁入空门,就是要狠下心来,舍去世间的深恩重爱。所...
建立支业
【阿毗达磨辞典】
建立支业者,谓无明支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有愚癡,二与行作缘。令诸有情于有愚癡者,谓由彼所覆于前中后际不如实知故,由此因缘起如是疑,我于过去世为有为无如是等。与行作缘者,由彼势力令后有业得增长故。行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诸趣中种种差别,二与识作缘。令诸有情于趣差别者,由业势力令诸有情趣种种异趣故。与识作缘者,由习气力能使当来名色等生起种子得增长故。识有二种业:一持诸有情所有业缚,二与名色作缘。持诸有情业缚者,与行所引习气俱生灭故。与名色作缘者,由识入母胎名色得增长故。名色有二种业:一摄诸有情自体,二与六处作缘。摄有情自体者,由彼生已得预有情众同分差别数故。与六处为缘者,由名色等前支为依止六处等后支得生起故。六处有二种业:一摄诸有情自体圆满,二与触作缘。摄诸有情体圆满者,由彼生已余根无缺故。触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所受用境界流转,二与受作缘。令有情于境转者,依此为门,受用顺乐受等三种境界故。受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所受用生果流转,二与爱作缘。令有情于受用生果流转者,由此为依受用种种可爱等业异熟故。与爱为缘者,悕求与此和合等为门,诸爱生故。爱有二种业:一引诸有情流转生死,二与取作缘。引诸有情流转生死者,由彼势力生死流转无断绝故。与取作缘者,爱味求欲为门,于欲等中贪欲转故。取有二种业:一为取后有令诸有情发有取识,二与有作缘。为取后有发有取识者,为那落迦趣等差别后有相续不断,令业习气得决定故。与有作缘者,由此势力诸行习气得转变故。有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后有现前,二与生作缘。令后有现前者,能引无间余趣故。与生作缘者,由此势力余众同分转故。生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名色六处触受次第生起,二与老死作缘。令名色等次第起者,能引后后位差别故。与老死作缘者,由有此生彼相续变坏皆得有故。老死有二种业:一数令有情时分变异坏少盛故,二数令有情寿命变异坏寿命故。
上篇:见取 | 下篇:加行无记 |
云何于诸法中安住于法?若不得修慧唯勤方便修习闻思,不得名为安住于法,若不得闻思唯勤方便修习修慧,亦不得名安住...
从仪师
心性三千
月江正印禅师语录
校量数珠功德经
耐他怨害忍
莲华三喻
恶缘
内无色想
禁母缘
先用后照
窥基(632—682)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佛灵和心灵是两码事吗

常有恐惧心理,应如何改变
念佛十法

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完成梦想,不一定非得要厮杀欺诈

好人不提当年好

点亮心灵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