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十九卷三页云:内无色想者:谓彼于内各别色想,已远离,已别远离;已调伏,已别调伏;已灭没,已破坏。由彼于内各别色想已远离已别远离已调伏已别调伏已灭没已破坏故;名内无色想。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境界清净】 p1289 杂集论十四卷四页云:境界清净者:谓于随所欲境界变化智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广说。变化智具足...大众有四。一剎帝利众。二婆罗门众。三居士众。四沙门众。此诸大众。聚集现前。同检问时。名对大众。...【瞋恚者相】 p1322 瑜伽八卷十三页云:复次瞋恚心者者:此是总句。恶意分别者:谓于他有情所,由瞋恚增上力,欲为...(术语)依善业所招之善妙结果也。本业经曰:是故善果从善因生。...亦名:覆身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六群不好覆身入白衣舍。居士讥言,所著衣服,不好覆身,如婆罗...(术语)正真之师道也。称三乘所行之道。无量寿经下曰:唯乐正道无余欣戚。【又】八正道分也。...佛菩萨游于神通,化人以自娱,叫做游戏,三昧是专心的意思,诸佛菩萨专心救济众生为游戏,故曰游戏三昧。...【如理问记】 p0577 瑜伽八十八卷十六页云:复次由五种相,于诸行中,如理问记。何等为五?一、自性故,二、流...梵语 trividhā nihsvabhāvatā。系针对遍计所执等三性之有法所说三种无性之空义。又作三种无自性性、三无自性、三...(术语)谓比丘之旅行也。释氏要览下曰:今僧游行,嘉称飞锡,此因高僧隐峰游五台,出淮西,掷锡飞空而往也。若西天...(术语)作经论释时,作玄义即总论,付后文句释之。所谓文句是也。字句之逐次释也。...(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某日,广济寺。有居士来问:她的下属们在工作中形成了亲密关系,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家庭,用她的话讲不能看着他们往...著名川菜掌中宝:活生生将鸡的脚掌心割下做成菜。一盘掌中宝,需要割下几十只鸡的脚掌心。 有些朋友认为,素食仅仅...
太白顶西边有个虎山,那是白马寺海德老和尚出家的地方。清朝咸丰年,到那庙里去了一个人,人家问:你是哪里人哪?说...
清代宰相孙将鸣曾为资国寺题了这样一副楹联:浮生若梦谁非寄,到处能安即是家。大意是这位宰相感叹尘世浮沉恍如梦境...从前有一位农夫,原本过著安贫乐道的生活,天天拿著锄头巡田看水,逍遥自在。 有一天,他挖地时,突然铿一声,挖到...
过祖师关 参禅人,根器有大小不同,力大直透三关,力小透两关,力再小,透个祖师关;还费了多少曲折,吃了多少辛苦...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意思是说假如我成佛的时候,我住持...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此经题称般若者何?乃梵语也,此云智慧。 称波罗蜜多者何?亦梵语也,此云到彼岸。 谓生死苦...
内无色想
【法相辞典】
【内无色想】 p0366
上篇:内有色想 | 下篇:内自所证 |
清初临济宗僧。号不磷。生卒年、籍贯均不详。为云南府(云南昆明)嵩山野竹福慧之法嗣。康熙六年(1667),住于弥勒...
境界清净
对大众
瞋恚者相
善果
露身白衣舍戒缘起
正道
游戏三昧
如理问记
三无性
飞锡
随文作释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人生最大的难题是认清自己
保护动物的权益

高僧「马喝奈」的故事

珍惜当下的生活
纯金的罗汉

参禅破宗门三关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