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又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云何正业?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除趣邪命身三恶行。于余身恶行所得无漏。...有,为“空”之对称。十八有乃指以十八空所破之十八种妄执。据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一(大四六·二二○下)载:“破...宋代僧。明州鄞县人。初学于福泉山延寿,复从明智中立受天台教观于南湖。元丰(1078~1085)初年,修净业三年,建立...五种部别之意。(一)指见道之四谛观行与修道。圣者于见道各别观苦、集、灭、道四谛之理,各断其部下之见惑而见谛理,...【苦】 逼恼身心,即谓之苦。《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大乘义章》二曰:‘逼恼名苦。’...(公案)传灯录曰:洪恩禅师执仰山手作舞云:譬如蟭螟虫在蚊子眼睫上作窠,向十字街头叫唤。...云何智者于处非处善巧?佛言。智者于处非处。如实知见是处非处善巧。谓如实知。无处无容身语意恶行。感可爱可乐可欣...(杂名)西瞿陀尼之译名。在须弥山西方之大洲也。其俗以牛市易,故名。俱舍论十一曰:西牛货洲,圆如满月。经二千五...(术语)主要之法文也。梁僧传(慧远传)曰:抄其要文,撰为二十卷。慈恩传七曰:翻译圣教要文。...四谛各有示、劝、证的三种行相,合之便是十二行相。...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一者观身正念,常怀欢喜,以饮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阿弥陀佛国。 二者正念以甘妙良药,施一病比丘,及一切众生,...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生命的原理,叫做依报随着正报转。这是佛教里众多的原理之一,对我们人生来说非常重要。这个道理...我们看就闻性示因常,就着听闻的体性(注意,不是就着听闻的那种一时的作用,是听闻的内在体性),来指示六根之性是...《了凡四训》漫画版...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于清晨前往河边洗浴,后至岸边歇息。此时有一天人放光,照于河岸,对着比丘说:有一个巢穴,夜...如果我们懂得佛门的表法意义,你在寺院里面走一圈,整个佛法统统教给你,你就晓得佛法完全是生活法。 【进山门,入...在《地藏十轮经》中,说地藏王菩萨就是法界的如意宝、摩尼宝,向地藏王菩萨祈祷,虽然祈祷者的心愿不同,所求不同,...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亦现慈善光华之相。彼固无心求相貌容颜之好,而自然会好。 ...
降伏
【法相辞典】
【降伏】 p0889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四页云:降伏者:谓深防护自身杂染;于毁犯者若犯下品;慈心谏诲。若犯中品;慈心诃罚。若犯上品;慈心驱摈。当知此中谏诲、诃罚、令彼及余、利益安乐。驱摈一种、若重摄受;令彼及余、利益安乐。若驱摈已,不重摄受;但令其余利益安乐。何以故?余若见彼、毁犯因缘、既被驱摈;便自防护,不起毁犯故。
上篇:前后想 | 下篇:能取色 |
(物名)彩画之佛像也。密教谓之曼陀罗。法华经方便品曰: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以华香幢盖敬心而供养。大唐内典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