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僧。明州鄞县人。初学于福泉山延寿,复从明智中立受天台教观于南湖。元丰(1078~1085)初年,修净业三年,建立十六观堂。建炎四年(1130),金兵至明州,寺众尽散,师独不去。兵至,讶其不畏死,虏师北归,后不知所终。时人遂以去日为忌,尊之为定慧尊者。[佛祖统纪卷十五、净土圣贤录卷三] p122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依圆顿一乘之旨,谓即或蜫虫亦有佛性、亦可成佛。于大乘佛教,如华严、天台、禅宗、真言密教等,皆主张诸法平等、(...(人名)过去有王,名金龙尊。以微妙章句,赞叹三世诸佛,且夜梦金鼓,闻深妙之声,依此因缘,当来值释迦佛与二子金...《大宝积经》是一部丛书体裁的经集,一百二十卷。玄奘在临死前一年(663)曾试译几行,感觉气力衰竭而辍笔。菩提留志...指杀、盗、邪淫、妄语、饮酒、老、病、死等八者。佛师此八法而修道,故称八师。[八师经] p293...十种广大智: 一、知一切众生心行智。 二、知一切众生业报智。 三、知一切佛法智。 四、知一切佛法...(术语)Śrāmanera,译曰求寂。...亦名:受日随事不同、夏中夏末受日法 子题:七日十五日须及夜分还返本界、及法、三位受日并须最后一日身在界中不尔...亦名:夺衣戒开缘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不犯者,不瞋恚,言我悔不与汝,还我衣来;彼知心悔,可即还衣;若余人...指佛所具之四种妙德。(一)无形,应物现形自由无碍。(二)无量意,大慈悲之念遍满一切处。(三)清净积,积聚一切无染污...【坚执想】 p1028 瑜伽九十六卷九页云:若由己生想增上力,如前相似欣欲分别所有热恼寻求生起。由是因缘,名坚执想...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加阿修罗道,则称四恶道。又作四恶趣。略称四恶。恶道,乃众生造恶业后所趋往之苦恶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我们的一切遭遇都是自己过去业报所感,要追求幸福,不是从外边求的。我们要做好事,存好的心,才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慢...
你要想学《楞严经》,放下识心,放下一切执著。就像一张白纸,原来什么都没有,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如果你原来有些...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佛说阿弥陀经》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个净土一法确实难说,难说...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诵念一部法华经,从经上他得知书写这部经的功德是不可思量的。于是他就恭恭敬敬,一笔不苟...
《梵网经菩萨戒》云: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
《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敢复去,爱之恐拔罢;为猎者所得,身坐分散,而为一毛故。人散...要如何修?我常说,人要站稳现在而往未来看。有的人老是想到过去,有的人则常担心未来,未来的事未可知,但愿那是美...
我经常讲,佛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什么叫三世?三世就是现在、过去、未来。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活...
介然
【佛光大辞典】
上篇:介清 | 下篇:介尔 |
梵名 Syāt-vāda。又称或然论。印度耆那教之一种判断理论。耆那教哲学家婆达罗巴忽(梵 Bhadrabāhu)之主张。认为...
蜫虫作佛
金龙尊
大宝积经
八师
十种广大智
室罗末尼罗
安居受日随缘长短
夺比丘衣戒开缘
四神三昧
坚执想
四恶道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度众生苦,一切要从利他的角度出发

想学《楞严经》,要先放下这些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不可思议的《法华经》

九缘皆具,方成不可悔之大妄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