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术语)此宗旨别于他宗旨之途辙也。圆觉略钞七曰:宗途者,宗旨别辙也。...(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以佛十五日说戒之时文殊请问初发意道俗之菩萨当作何功德佛为说十二时戒法。...【[麦@广]麦】 p1472 七虱为[麦@广]麦。如逾缮那等量中说。 二解 如色之分齐中说。...(佛名)释迦修行中出初僧祇满位之佛名。智度论四曰: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为初阿僧祇。旧俱舍十三作刺那尸弃...【于二生处结生相续增广】 p0753 瑜伽八十七卷十三页云:又卽彼识、如是转时,于二生处、当知结生相续增广。一...魏晋时代僧。河内(河南沁阳)人,俗姓万。为沙门帛远之弟。少时即富声誉,曾婉辞博士官之高职。二十五岁出家,博通...(术语)习者习气,谓烦恼之气分。对于无明之语而云有习。...位于湖南衡阳北方。又称南岳。为五岳之一。南朝陈代之慧思、唐代之怀让、希迁及明代之德清等历代高僧皆曾居此山,因...即问题、问话之意。系指依质问而得论议之端绪。碧岩录第二十九则(大四八·一六九中):“劫火光中立问端,衲僧犹滞...(杂语)坐禅于山林也。法华经序品偈曰:又见菩萨离诸戏笑及痴眷属,亲近智者,一心除乱,摄念山林,亿千万岁以求佛...为摩诃止观卷一上所列三心之一,宗镜录所列四心之一。谓能积聚诸经中所有之核心要义,如般若心经积聚大般若六百卷之...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因为父母有此无尽之深恩大德,所以我们必须尽此生中,能使父母心身安乐远离烦恼。才对得起如来的住世夕圣贤的教训,...
问: 师父慈悲,弟子学佛以来,一直很好乐听经闻法。对于思和修,比较懈怠不主动。请问师父,如何提升对思和修的兴...问: 我阿弥陀佛念到今天,还是打妄想,这是什么原因呢? 道安法师答: 这里面有一个窍门,大家要知道,你念佛的时...有一个灵性附在一个破灶上,以灶为身,使灶显灵。于 是有很多人祭祀它、供它、求它解决疑难。这个灵性贪图人的供 养...一天小厮忽报说玄奘法师登门化缘,尉迟宗将军忙迎进玄奘法师,顶礼拜过。玄奘法师说自己贸然造访,是有事相求,还望...小雅的父亲去世一年多了,母亲还是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缓过来,经常一个人对着父亲的照片、用过的东西伤心。 小雅很...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癹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
如何达到正念真如,在《楞严经》提出了两个法门:第一个破除外境的执取,这个是比较粗分的;第二个是达妄本空,知真...
苦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苦】逼恼身心,即谓之苦。《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大乘义章》二曰:‘逼恼名苦。’
上篇:思慧 | 下篇:苦受 |
为戒禁取见之一。古代印度外道中有见狗死后,生于天上者,遂认为持狗戒为生天之因,而学狗卧于户外、食人之粪等,称...
宗途
菩萨内戒经
[麦@广]麦
罽那尸弃佛
于二生处结生相续增广
帛法祚
有习
衡山
问端
摄念山林
积聚精要心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父母的无尽深恩大德

不可乐于听闻而怠于实修
念佛打妄想是什么原因
破灶堕和尚
三车和尚-窥基大师
替母亲打扫心房

出家僧人的四威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