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五会念佛是净土宗念佛的一种方法。其法主要在于念佛音声的缓急,以此表达念佛的心情安静和急切的意义。第一会是 平...凡八卷。又作舒州佛眼和尚语录。宋代僧清远(1067~1120)撰,高庵善悟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八册古尊宿语录卷二十七...凡六卷。补遗一卷。清代僧明伦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清代雍正年间,[言*卡]湛偕门人明伦编纂浙江杭州西...【烦恼相应】 p1191 杂集论六卷十五页云:相应者:谓贪不与瞋相应。如瞋,疑亦尔。余皆得相应。何故贪不与瞋相应?...有漏和无漏。漏,为漏泄之义,即指烦恼。有烦恼而轮回生死,叫做有漏;无烦恼而能出离生死,叫做无漏。...三种三宝之一。历史上实存之佛,即指于印度成正觉之佛身释尊为佛宝;佛陀之正觉内容、所说之法为法宝;修学佛所说之...(杂名)人与鸟也。显密二教论上曰:文随执见隐,义逐机根现而已。譬如天鬼见别,人鸟明暗。...(术语)巳时。即今之午前十时也。说文曰:日在巳曰禺中。天台取华严经日出三照之文,配于五时教以第四之般若时定为...【不念作意】 p0327 瑜伽三十一卷十一页云:初修业者始修业时,最初,全不于所缘境系缚其心,或于不净,或复余处。...【逋沙】 或富楼沙,正言富卢沙,此云丈夫。大戴礼云:丈者,长也。夫者,扶也。言长制万物,以道扶接也。孟子...【抵突】 p0832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为性恼他,故名抵突。...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无所求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如果企望有所回报,就不是布施而是交易了。一个人...
执持名号跟禅是有密切关联的。经典当中有句话: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何为禅?禅就是向上一着、本地风...
佛光禅师在参禅的生活中,经常忘记自己。一些从各方前来参学的禅者,要求拜见禅师,面请教益,侍者通报时说,某位学...
百丈怀海禅师(720814)是唐代禅宗高僧,我国禅宗丛林清规之制定者。福州长乐(福建)人,俗姓王。因其后半生常住于...
在福建省的莆田有一户林家,祖先有一位老婆婆喜欢行善,常常做粉团子来布施。谁来要,她就给谁,每天都这样做,一生...增上缘,增上的意思是帮忙。他已经在做一件事,且做得很好,如果我们再给他一点小的帮助,那么他会做得更好、更完美...有道禅师的禅堂里,除了出家众的禅者以外,也接受在家信徒进来参禅。他希望在家众里,也能出几位像苏东坡、王阳明这...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
故思所造诸不善业三种除断
【法相辞典】
【故思所造诸不善业三种除断】 p0881 瑜伽九十卷四页云:当知此中、由三种相,故思所造诸不善业,即于现法作增长已;还复除断。何等为三?一、现法断故,二、生断故,三、后断故。现法断者:谓如有一、于现法中,故思造业作增长已;寻复厌离。于其所作,受厌离故;此是异生,未得离欲,住此命终;而未能令于次生位,不造彼业、不受异熟;亦未能令于其后位无有是事。于现法中,亦未一向能令不造。生断故者:谓复有一、受厌离已;虽是异生;而于欲界已得离欲。住此命终。彼于现法,更不造作。尚于次生不受异熟;况复生已当有所作。然未解脱后位作业及受异熟。后断故者:谓复有一、虽是有学;而于欲界未得离欲。受厌离已;获得最初或复第二沙门果证。彼作是念:凡我所有,由多粗重由多热恼唯应弃舍可厌贱身所作恶业,愿于现法,一切皆受。或我所有现法受业,若苦,若乐,皆愿与彼俱时而受。勿复令我当于生位,或于后位,受彼异熟。如是正心发誓愿已;为断彼故;复修无量。以奢摩他品定所摄正起加行。为令能起彼业因缘究竟尽故;及为进趣离欲爱故。当知此中或瞋意乐,或害意乐,或嫉妒性,或可爱事深生染着,由此为因,于诸有情发起邪行;谓身语意所发恶业种种恶事。若有为欲对治如是能起四种恶业因缘,修四无量胜三摩地;彼乃至于少男少女,无处无容,暂更发起作恶业思。是故彼修如是加行,能尽所有恶业因缘。当知如是正修加行,由二因缘,于其所作及所增长一切恶业,皆能摧伏。谓由修习无量定故。所以者何?所作恶业,但于有量有情境界,欲不饶益意乐所起。所修无量,乃于无量有情境界,欲作饶益意乐所起。又能发起不善业心,下劣界摄;是所对治。所修无量俱行之心,胜妙界摄;是能对治。又心是胜;诸所造业,皆属于心。故说世间幷是心胤。系属心故。依心转故。如是行者,先发正愿为所依止,后善修习无量心定,当于进趣离欲爱时,便能获得住不还果。若但于此暂生喜足,于现法中不求上进;彼现法中,尚不造业;况于生位。或于后位。又定不能当受生位后位异熟。
上篇:后生菩萨现受胎生 | 下篇:怛相续暗色 |
(佛名)无量寿经所说十二光佛之一。无量寿佛之光明,超越日月,故亦名超日月光佛。...
五会念佛
佛眼清远禅师语录
云居圣水寺志
烦恼相应
有漏无漏
现前三宝
人鸟
禺中
不念作意
逋沙
抵突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真正的布施是不求回报

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谁是禅师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行善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
圣严法师《增上缘》
禅不是自了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