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漏和无漏。漏,为漏泄之义,即指烦恼。有烦恼而轮回生死,叫做“有漏”;无烦恼而能出离生死,叫做“无漏”。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一)梵语 ?ramana(沙门那、沙门)之古译。为僧侣自谦之词。又作贫道、乏道。与“拙僧”同义。僧侣以断邪道,勤修八...【三量】 三量,是现量、比量、非量。量是认识、知识,也是测量的准绳。如以斗量米,以尺量布,以至于以秤量物。唯...(杂语)赞叹佛十颂之句也。又曰金刚句偈,金刚赞,金刚讽咏。大日经七曰:又以持金刚殊胜之讽咏供养佛菩萨,当得速...(地名)祇树给孤独园也。长阿含经一曰: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花林窟。...(名数)佛在世时毗耶离城有五种之恶病流行:一自眼出血,二自耳出脓,三自鼻流血,四舌噤无声,五所食之物变为粗涩...【邪见邪智杂不杂相】 p0674 大毗婆沙论九十七卷十六页云:已说邪见邪智自性杂不杂相;今当说诸邪见是邪智耶?...【所作成办所缘作意】 p0744 瑜伽十一卷十六页云:所作成办所缘作意者:谓我思惟如此如此,若我思惟如是如是;...【顾恋】 p1463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顾恋者:谓于过去故。...【净天眼】 清净之天眼也。《中阿含经》卷十三曰:‘已得静正住。逮得净天眼。’...梵语 brahma-svara,巴利语 brahmassara。又作梵声相、梵音深远相、得梵音声相、声如梵王相、弘雅梵声相。佛三十二...求那跋陀罗(意译功德贤),中天竺人,本是婆罗门,因读《阿毗昙杂心论》有了体会,改信佛法。出家学小乘,后又深通大...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
善知识,既皈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皈依清...
《全唐文》中收录了一篇唐人张说的奇文《钱本草》,全文187字,用医家记叙中草药的语气,标本互喻、浅深相济,把钱...经常有人向我诉苦,说他们自己这一生好象是白活了!不但经常是在胡思乱想之中,体会不到活在当下的自在;更严重的是...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的观法,唯识的观法,我们先看第一段: 一、总说。 学唯心识观...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 成男作女经千变,戴角披毛历万端, 不向此生...过去无数劫前有一孔雀王,它拥有五百位孔雀妃子,经常伴随其前往各山林间游历。 一天,孔雀王见到了一只非常美丽、...
[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于相上言,真的是佛以威神之力,令诸佛世界都合成一世界,表十方法界为[一真法界]。...诸佛正法贤圣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诸善根, 为利有情愿成佛。 尊敬的夏林长、尊敬的各位师父、尊敬的各位...
有漏无漏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有漏禅 | 下篇:有漏净土 |
法身佛大日如来所说的内证真言教法,因其文其义,秘密难晓,故称密教。又因是对未灌顶的人不许显示的教法,故称密教...
贫僧
三量
金刚句
祇树花林窟
五种恶病
邪见邪智杂不杂相
所作成办所缘作意
顾恋
净天眼
梵音相
求那跋陀罗(394—468)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钱是一味药
圣严法师《找到生命的价值》

【推荐】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内心的影像

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孔雀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