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又称多宝佛塔。乃安置多宝如来之塔。此塔之建立,系根据法华经卷四见宝塔品之说而来。我国自古因法华信仰盛行,故造...乃时间之单位。(一)大毗婆沙论等谓,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增劫之极;又自八万四千岁起,每...(术语)劝诱策进人之善根功德也。观无量寿经曰:赞叹行者,劝进其心。法华经信解品曰:初不劝进说有实利。...【离欲退有十种】 p1430 瑜伽六十三卷八页云:复次当知此中从离欲退,略有十种。谓或依止不平等故,从离欲退。谓如...(名数)行堪忍,则有无根,无呵,众人爱,有好名,生善道之五德也。...【修戒】 p0899 集异门论五卷十七页云:修戒云何?答:于诸善戒,亲近数习;殷重、无间、勤修不舍。是名修戒。...天台宗用语。谓法华经、涅槃经之教,超越八教(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乃五味中最上之醍醐味,故称超八醍醐。 p528...懈怠,即于断恶修善之事皆不勤力。以懈怠能贼害修道之心,故称懈怠贼。大智度论卷十五(大二五·一七三中):“一切...(一)止持戒与作持戒。(一)制止身口之恶,不杀不盗之戒法,称为止持戒。(二)积极奉行作善者,称为作持戒。[四分律删...(术语)与他对论而归于败者,谓之堕于负门,或曰堕于负处。智度论一曰:佛置我着二处负门。...【成就十法升安善趣】 p0667 法蕴足论一卷五页云:成就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何等为十?一、离...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大家上午吉祥。今天因缘殊胜,我们聚在腾讯视频,在这样的一个平台跟大家来学习分享稀...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是向善的起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天下...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继降作,总由不知三世因果,唯欲自利,不顾杀生害命,以及害...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以至于家庭生活与工作都大受影响,最后他选择了离职。 我...问: 经典里经常讲的开悟、顿悟的悟是动词,悟的对象是什么?我们要悟什么? 大安法师答: 谈悟,无论是渐悟还是顿...
马来西亚第二大富豪安南达克里斯南拥有81亿美元身家,独子却在18年前放弃一切尘世虚华,遁入空门。 这位法号阿姜斯...
《华严经兜率偈赞品》: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很少有空闲时间去静...
准提菩萨的形像有很多种,一般我们常见的形像通常是十八臂的准提菩萨,其实他还有其它的形像,如八臂的准提菩萨,四...
三量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三量】三量,是现量、比量、非量。量是认识、知识,也是测量的准绳。如以斗量米,以尺量布,以至于以秤量物。唯识学立有三量,是明心识所具的量度。在我人的心识活动中,能认识的作用是识,所认识的对象是境,在此能认识与所认识之间,心识是能量,所认识之境是所量,此能量与所量之间,有识量的生起。如贩布者不用尺量,则不知布的长度,吾人心识认识外境,如果没有心识的计虑量度,则不知此境是黑是白,是圆是方,可见识量在认识作用上的重要性。以能量量所量,所得之果曰量果。识之量度有三种,随因的不同,其果亦有差别。此三量为:一、现量:现量是能缘之心,量所缘之境时,不起分别计度所获之量果。但现量之境,要具备三个条件,即一者是现在,以简别于过去或未来。二者心识认识的对象必须要显现出来,亦即必须是现行位之法,在种子位不能成为现量。三者现有,在能所位上,即能量之识与所量之境,都是明白现前,和合俱有。二、比量:心识所量度的对象,没有呈现在前,但可藉著知识经验,推测比度而获致量果。如见山下有烟,推知该处有火;见墙外有双角,推知墙外有牛。三、非量:此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即是于所缘之境,以错觉之心错为分别所获致之量果,如见绳以为是蛇,见骡误认为马,都属于非量。八识缘境,前五识量度之境,是根尘相对的而生识的直接感觉,此时无分别心,不杂名言,所以是现量。例如眼识缘色,唯缘青黄赤白四实色,不缘长短方圆之假色、及取舍伸屈之形色。但当五俱意识生起,有了分别,就堕入比量或非量了。第六识通于三量,在五俱意识初起刹那,也是现量,第二念就有了分别,即是比量或非量。第七识唯缘第八识的见分执为自我,唯是非量。第八识缘根身、器界、种子,唯是现量。
上篇:三无漏学 | 下篇:三解脱门 |
梵语 pravāranā,巴利语 pavāranā。音译作钵剌婆剌拏。又作钵和罗、钵和兰。意译自恣、随意事。即满足、喜悦之...
多宝塔
一小劫
劝进
离欲退有十种
忍行五德
修戒
超八醍醐
懈怠贼
二种戒
负门
成就十法升安善趣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宏海法师:净土宗概述
儒家眼中的孝道文化

患难中应持圣号,自然有不思议的转移
这个人重不重要
我们要悟的是什么

81亿美元留不住儿子出家的心

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