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四悉檀,是佛说法的四种范畴,也是佛度生的四种方法:一、世界悉檀,二、各各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即指住于诸佛自证真实之体之三昧。与“法界体性三昧”异名同体。佛境界,系指诸佛自证之真实境界;庄严,即指此如来...禅林用语。形容傲慢自负之状。以云居山上安置有五百罗汉,其下数百公尺之道路上行人惟觉仰之弥高,罗汉则以傲慢自负...【烦恼自性】 p1192 瑜伽八卷一页云:烦恼自性者:谓若法生时,其相自然不寂静起。由彼起故;不寂静行、相续而转。...指凡夫以有漏心修行而招感之净土。唯识家说那是变化土之一种,即众生以有漏之业因招感有漏心所变现之土。亦即佛为化...僧物之一种。“四方僧物”之对称。乃现前僧能受用者,即由施主施与现前僧众之衣食等生活物质,或已亡比丘之遗物等。...(术语)佛之德号。言人中之尊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人尊说六度无极。...(术语)南山律宗之意,佛之制戒,有深防与限分之二。制戒本为止业因。业因必由三毒。凡夫未能了心性,卒然制之甚难...【不缓加行】 p0327 瑜伽三十一卷七页云:云何名为不缓加行?谓无间方便,殷重方便,勤修观行。若从定出,或为乞食...【迦罗越】 大品经中居士是也。楞严云: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普门疏:以多积财货,居业丰盈,谓之居士。郑康成...【殁法】 p0832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五页云:谓彼诸行,死殁法故;说名殁法。...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因为活着,所以找们应该感恩,如果没有感恩,活着等于死去。要在感谢中活着,你才会发觉世界是如此美好。 有这样一...
依天台从断惑的程度来分,十方刹土有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 凡圣同居土就是有凡夫...【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佛...
时至今日,社会各种问题不断的发生,由于很多人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迷失,故而动辄产生「轻生」的念头,「自杀」已成...
虚空藏菩萨又译虚空孕、虚空库、虚空光菩萨,密号库藏金刚,是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虚空藏菩萨功德浩荡遍满虚空,...念佛也是禅 念佛,通常被认为是净土法门,为什么成了禅呢?其实,不管任何法门,都走向一个目的--离苦得乐、消业除...问: 虽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觉照?如何觉照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大安法师答: 这...来果禅师,法名妙树,号净如,俗姓刘,湖北黄冈人。来果禅师幼时即不食荤腥,不好他乐,惟喜欢捏泥土为佛像,供于田...
怛相续暗色
【法相辞典】
【怛相续暗色】 p0883 瑜伽三卷三页云:谓世界中间。
上篇:故思所造诸不善业三种除断 | 下篇:勇猛依处 |
(经名)二卷,西晋聂承远译。佛因普明菩萨之问说超日明定,又随诸菩萨之问而说诸法,终受日天子供养。...
四悉檀
佛庄严境界三昧
云居罗汉
烦恼自性
有漏净土
现前僧物
人尊
限分
不缓加行
迦罗越
殁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感恩的活着

四土圆融速成佛果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认清生命的意义与自杀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