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姓傅,名翕,字玄风。南齐建武四年生,陈宣帝大建元年卒。为有发之道士。取于姓曰傅大士,又取于地曰东阳大...指小乘教之二十部派。有关小乘诸部分裂之年代、部数,及分派之原因等,历来异说甚多,迄今未有定论。据异部宗轮论之...亦名:劝增缕戒制意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二十四,劝织增缕戒。居士办线遣织成衣,比丘随受,情无差贰...(异类)又作尼延他柯。夜叉名。译曰无咽。见大孔雀经上。梵Nirkaṇṭhaka。...(术语)以真智断妄惑也。断惑,则真理于是显。谓之证理。证理者断惑之果也。三乘之见道已上,始断一分之惑。自是已...【死麤重】 p0618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死麤重者:谓临命终时诸根乱性。...谓于闇室中点灯,刹时光明普照冥闇尽去;比喻烦恼业障,经智慧灯照,势不能住。如来秘密藏经卷下(大一七·八四五上...日本七高山之一。为日本天台宗山门派大本山。北衔比良山,南接滋贺山,属近江国滋贺郡,跨山城、近江二国。又作日枝...【法施】 p0755 瑜伽三十九卷十八页云:法施者:谓无倒说法,称理说法,劝修学处。 二解 无性释七卷十一页...适宜于一时的教法叫做权,究竟而不变的教法叫做实。...(杂名)Vajradhāra,译曰执金刚、持金刚。手持金刚杵之神部总名。大日经疏一曰:伐折罗即金刚,陀罗是执持义,旧...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人生永远不会等待弱者。等待的结果只有放弃或亡。 两人结伴横穿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个中暑生病,不能行动。剩下...
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师父(净慧老和尚)的情景:一位老和尚从书桌上抬起头,从容地转过身,慈悲安详,和蔼...
我们要想出苦,不是空间处所的改变,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心上迷惑了,贪著、攀缘、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在这一...
佛经上讲,孝养众生,孝亲是为自己培植福报最快的方法。经说,孝养父母,尊敬师长,在他家族中,在他的命运中,会得...有位女士说她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快乐,感觉缺少一些自由,好像一辈子都在为他人而活,希望我能给她指点。 我说:你...
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 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有句话: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此所谓:泰极否来。阴盛必阳衰,阳衰必阴盛,阳盛必阴衰,阴衰必阳盛。 在《塞翁失马...
今天我们道场白华庵,要给大家讲一下拜佛这个事儿。之所以今天突然间换了个题目,是因为近期有一些来朝山的信徒,他...
于一切处所不作恶
【法相辞典】
【于一切处所不作恶】 p0750 瑜伽十七卷六页云:云何于一切处所不作恶耶?谓依有情事处,及非有情事处,不造众恶故。
上篇:于一切因缘不作恶 | 下篇:于一切施都无欲乐 |
【三有为相依二种行流转安立】 p0225 瑜伽八十八卷十一页云:复次法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此中有为,是...
傅大士
小乘二十部
劝织师增缕戒制意
尼建他迦
断惑
死麤重
闇室忽明
比睿山
法施
权实
伐折罗陀罗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人生永远不会等待弱者

明海法师忆净慧长老:活在当下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

孝养父母的果报是怎样的
圣严法师《什么都有,独缺快乐》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推荐】以平常心来看待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