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死麤重者:谓临命终时诸根乱性。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名 Abhiniskramanasūtra。凡六十卷。略称本行集经。隋代阇那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叙述世尊诞生、出家、成...(术语)又作劫波,劫跛Kalpa,译曰分别时节。长时。【又】妄执之义。大日经疏二曰:梵云劫跛有二义:一者时分,二...梵语 sad-vargīka-bhiksu,巴利语 cha-bbaggiyā bhikkhū。指成群结党之六恶比丘。又作六众苾刍、六群。佛在世时...【于诸善法常不舍轭】 p0750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页云:于诸善法常不舍轭者:谓于善法,不舍勤勇,精进无断。是故...唯识宗立五位百法,以总括宇宙万有。五位者: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百法者:心法八,是识的自性...(真言)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药师如来之真言有大小二种,此其中之小咒也:唵。呼卢呼卢。战驮利。摩撜祇。莎诃。诸尊...幻想靠特定主观行动影响或支配客观事物之现象,产生于原始宗教出现之前,为现今所知人类意识活动最早型态之一。已具...梵语 māra。音译作魔罗。指能破坏求道之心志,障害善事,并破坏自他身命之恶神、鬼神。亦即扰人修行之恶人、恶事、...(术语)十力与四无所畏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人名)又作阿罗逻迦罗摩。阿罗荼迦逻摩。阿兰迦兰等。佛本行集经二十一曰:有一仙人修道之所,名阿罗逻,姓迦蓝氏...【长时最胜】 p0799 辩中边论下卷三页云:长时最胜者:三无数劫熏习成故。...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各位营员,现在我简单讲解一下三皈、五戒的内容。三皈依和五戒的仪式很简单,但是内容很丰富。什么是三皈依呢?在一...
有的人怕生死,有的人怕进禅堂,修行办道也怕辛苦又怎么得了!实际上用功最快活,所以修道人又称为无心道人,自由自...有一天,庄周和朋友聊天时,说了一篇大道理,朋友听了,觉得这篇大道理不知要用在那里?就举了一个例子说:我家门口...名号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称为圣号,圣号就是圣人的名号,在佛教里头主要是诸佛菩萨的名号。我们常见的有:南无阿弥陀...
【原文】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则我今者深感佛恩,故应念佛;一向长劫枉受众苦,欲求脱苦,...
一、福慧双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报,但是有福报却不一定有智慧,若无智慧,福报本身就可能带给我们困扰。有福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你现在桌面上有一个苹果。这个苹果的义相,我们说它的功能,假设它是五分,我们从零到十,...
拜佛烧香 不断恶因 求佛改命毫无意义 赚钱积蓄 不行善事 辛劳奔波毫无意义 活在世时 不行善法 临终求脱毫无意义 贪...
死麤重
【法相辞典】
【死麤重】 p0618
上篇:死苦 | 下篇:死差别 |
(术语)二法身之一。智相法身之对。保持教法而为人说也。施大千世界之七宝,不如说四句偈文之福德为大。由其福相得...
佛本行集经
劫簸
六群比丘
于诸善法常不舍轭
五位百法
唵呼卢呼卢
准宗教现象
恶魔
力无所畏
阿罗逻迦蓝
长时最胜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推荐】明海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妄想是心里的影子
多用心
佛菩萨的名号功德

我今恳切念佛,佛必转更念我矣

智慧与福报

顺逆皆方便,存乎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