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Vajradhāra,译曰执金刚、持金刚。手持金刚杵之神部总名。大日经疏一曰:“伐折罗即金刚,陀罗是执持义,旧译云执金刚,今谓持金刚。”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众生迷失了真性之后,便在一切虚妄不实的境界上同受苦乐。...(物名)为信号之幡也。祖庭事苑三曰:今晋朝,唯白虎示信,用鸟取其飞腾轻疾也。一曰鸿雁燕乙,有去来之信是也。...(术语)观见四种之法界也。此中事法界之一,虽不单独以之为观法,而其他三观则不离事法界,故相续而谓之四法界观。...一念亦称一心,指心念活动之最短时刻;三千表示世间与出世间一切善恶、性相等人、物差别之总和。一念三千即谓,于凡...为守护众生之罗刹名。据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中载,此罗刹妇居大海岸,闻血气香,能于一夜中行八万逾缮那之里程。常卫...秘密三昧耶戒,略曰三昧耶戒,又曰佛戒、一道戒、三世无障碍戒。密教戒律之名也。三昧耶为平等之义,以身语意之三业...梵语 samyaktva-niyata-rā?i,巴利语 sammatta-niyata-rāsi。三聚之一。又作正性定聚、正定、等聚、善聚。或称直...指十种因果法则。佛家示二世之果报有十句,各句均以“来”字作结,故称“十来”。即: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索诃主】 p0949 瑜伽四十六卷十六页云:如此世界、名曰索诃;此界梵王、名索诃主。...(术语)六行观之第四。观初禅上胜禅定之乐,与初禅禅味之乐,忻因胜果胜也。大藏法数三十四曰:既厌欲界下劣贪欲之...(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二十愿也。系念净土,植诸德本,至心回向之,则誓遂其愿望,必往生净土也。故名此愿为植...佛说弥勒下生经...(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
地藏法门的经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简称《地藏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简称《占察经》;《地藏...从前,有一位大师,充满智慧,远近闻名。 这位大师讲道十分精彩,一个村子就请他去讲道。他接受了邀请。到村子时,...
时光流逝,转眼奶奶已经去世几年了,在我回去照顾她老人家的差不多两个月时间里,有一些点滴我想记录下来,也是对她...
为什么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那么痛恨儒家?实际上它最远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它跟先秦的原始儒家有很大...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告诉诸比丘们:你们可曾见过以屠牛为业的人,因此发财而大富大贵,得以骑乘...
二〇一八年七月二十日晚九点半,弟媳来电急告弟弟突然人事不省,嘴歪流涎。我想到弟弟平时有高血压,判断他可能是脑...
陈永寿问结局。菩萨示偈曰:节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作家法。随力婚嫁,是省事法。行善念佛,是出世法。守...
出家要在大丛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个人。人多才有坏的可参,那些坏的人,才是我们的指路者,这样才会进步。祖...
伐折罗陀罗
【佛学大辞典】
上篇:伅真陀罗 | 下篇:伐折罗人嚩罗 |
谓随从他人之意而不拂逆。法华经卷一序品有供养诸佛、随顺(梵 ānulomikī)行大道、具六波罗密之说。同经卷四“五...
同分妄见
信幡
四法界观
一念三千
一髻罗刹女
秘密三昧耶戒
正定聚
十来偈
索诃主
忻胜观
不果遂者愿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推荐】如何修持地藏法门
知道与不知道

【推荐】为奶奶「回家」保驾护航

能够弘扬因果轮回观念,他的功德是巨大的
杀生可以致富,那是前世的福德因缘

姐姐虔诵观音圣号,度弟弟过生死劫难

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