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加持身体五部位之意。即真言行者登坛修法时,先以印契或法器加持身体五处,以净除己身之三业而发显心中本具之五智功...(术语)愿生偈之略名。天亲菩萨作。愿生净土之偈文也。净土论曰: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梵语 aviksipta-citta。(一)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动摇之谓。华严经卷三十九(大一○·八四二上):“汝等应离诸疑...为青莲花香长者所住之国。该长者系善财童子所参访五十三善知识之一。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九(大三五·四六八下):“甘...防止佛教徒邪恶的法律,如五戒、十善乃至二百五十戒是。...由于对各种事物之贪爱而引起执着染污之心,称为爱染。与“爱欲”同义。为烦恼之异名。所谓“染”,是对世间诸种事物...【六到彼岸与二种资粮相摄】 p0314 瑜伽七十八卷六页云:世尊!如是六种所应学事,几是福德资粮所摄?几是智能资粮...(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舍卫国波斯匿之子,嗣王位,灭迦毗罗国释种,堕于地狱之始末。...(杂名)成劫之初。成此世界之初也。观无量寿经曰:劫初以来有诸恶王。...一、总 说 六家七宗,是说东晋时代的佛教学者对于般若性空的解释,各出异义,纷纭不一。姚秦鸠摩罗什门下沙门...【世间有情执常因缘】 p0514 显扬十四卷二十一页云:何因缘故,世间有情,无常性有,而不取执?常住性无,而种种执...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我常常这样想,假定你如果不是证了他心通的人,你无论怎样,说会看人,你只好看看他的表面上罢了!他内心究竟是怎样...
巧愿防非,离过成德,名为清净。 巧愿,是善巧的愿。这个很重要,对于十信位的菩萨来说,他们怎么去修行呢? 就是通...
能够在内心深处明是非、辨真伪,而不张扬、不虚妄,便是一种智慧。有人把这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聪明人,另一...问: 诸法实相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诸法实相是从一切现象的理体去表述诸法。诸法就是森罗万象的法,包括色法和...
称念观世音菩萨,患难病苦应念观音加护,眼疾尚未愈,而热无避处,又加时疫。此众生同分恶业所感。 印光法师文钞当...现在在中国谈起佛教,常常会受到别样的眼光。反应常常会是那是迷信、太消极,太保守.把佛教作为智慧之学,最起码作...
佛号虽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临终的时候,是否能保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你的心态就很重要。所以我们...
对各位来说,现在在柏林寺做早晚课,有很多不适应。特别是这些咒语,字也看不懂,也听不懂。首先,你们不要着急去弄...
于苦等无智
【法相辞典】
【于苦等无智】 p0748 瑜伽八十四卷十九页云:于苦等无智者:谓如诸经所分别相,及十六行中,不了知故。
上篇:于断遮止 | 下篇:于异熟无智 |
(杂语)Puruṣe,补卢沙Puruṣa(即言丈夫之语)之第七啭声,即于声也(又曰依声)。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补卢铩。所...
五处加持
愿偈
一心不乱
甘露味国
戒律
爱染
六到彼岸与二种资粮相摄
琉璃王经
劫初
六家七宗
世间有情执常因缘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人心莫测,于我有何关系

善用其心,清净行为

有人只是小聪明,有人则拥有大智慧
大安法师:「诸法实相」如何理解

患难病苦应称念观音菩萨祈求加护
国人对佛教误解有多深

死亡到来之前,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