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愿生偈之略名。天亲菩萨作。愿生净土之偈文也。净土论曰:“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āvenika,巴利语同。指不共同,即独特之法。如十力、四无畏等十八法唯独佛所得,余阿罗汉等圣者则未能通,故...(术语)Saṁsāra,流者相续之义,转者起之义,谓有为法之因果相续而生起也。盖一切凡夫作善恶之业,感苦乐之果,...(术语)菩萨行位,十地之第五。菩萨至此地能破一切之情见,通达一切之法,即是诸佛之境界,而无能胜之者,故名。菩...(书名)十卷,明释明昱应王肯堂之请,因将成唯识论随讲随录而集成之。顾起元曾为之序云:师以宇泰先生(即王肯堂)...中国佛教古寺,禅宗道场。位于广东广州市区。始建于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初名宝严寺。五代南唐时改称长寿寺。北...三部密教的经典,即大日经、金刚顶经、三苏悉地经。...【眼根】 p0997 集论一卷三页云:何等眼根?谓四大种所造,眼识所依淸净色。 二解 五蕴论一页云:云何眼根?谓色为...(术语)舍邪友而伴正友也。大乘义章十曰:依僧为友,故称归僧。...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有覆无记是极其微弱的惑障隐覆著圣道,但不是召感苦果的恶性;无覆无记是离惑障的无记法。无记...(术语)形容佛之神通。言其足触处尽为黄金珍宝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一切法本性无分别】 p0012 世亲释八卷二十二页云:如薄伽梵余契经中,说一切法皆无分别。为欲显示无分别义,...无量义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随烦恼二十:散乱者,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言恶慧所依者,谓散乱者发恶慧故。 散乱心可以生恶慧...
古德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所以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得出来,本经在大乘的修学当中的定位就是引导你开悟...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后一定得出家,因而裹足不前。出家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国...
「无常」的道理大家虽然常听,但却很难体会这两个字更深层的道理;就算能体会,也很容易忘记。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
居家处世,见人有不如法,既无威德,足资制服,又不善劝谕,使令感悟,只好忍耐随任,忆念观音,以祈慈佑得乎,并恳...
我们都知道,修行其实就是修心,因此修行最大的快乐,就是这念心能时时放得下、提得起、能真真实实地活在当下。当下...过去有一个长者,家财万贯,金银财宝,真是取用不尽,生活也过得非常快乐。他有一个漂亮贤慧的妻子,更使他欢喜。 ...
推行健康食物的学者们,在好几年以前,就提出了一句格言,即吃对了食物,你就可能减少得到癌症的危险。国际科学学会...
愿偈
【佛学大辞典】
上篇:愿船 | 下篇:愿智 |
【恶趣】 p1157 瑜伽八十一卷七页云:恶趣者:谓诸恶趣。...
不共
流转
难胜地
唯识俗诠
六榕寺
三部秘经
眼根
归依僧
二无记
足指按地
一切法本性无分别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心散乱者,能障正定

了解果报的痛苦,才能怖畏当来的果报
慧律法师:学佛并非都要出家

看花开花谢--善用身体过秒关

居家处世如何对待不如法的人

寻回原本清净的自心自性
恶口两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