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谓仅为依学学问之宗,而非信心修行之宗也。如俱舍成实宗即是。...【不如法受尸罗律仪】 p0341 显扬七卷十四页云:初不如法受尸罗律仪者:如有一人、或避王逼恼,或避强贼之所逼恼,...【粗恶语罪】 p1473 瑜伽五十九卷十七页云:复次若有对面、发辛楚言;名麁恶语。或不现前,或对大众,或幽僻处,或...(杂语)具高慢之心,以己为贵,有等于佛之思也。约理言之,虽为生佛一如,然迷悟因果悬隔,起与佛同等之见,必至慢...亦名:修道增自恣 子题:忍位、忍有二义、待时解脱、罗汉有二种、时解脱、不时解脱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修道增自...【八支圣道三种修法】 p0084 瑜伽十五卷一页云:已说七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八种。谓有八支圣道所摄,令诸苾刍究竟...(术语)无明之障也。八十华严经十五曰:所有闇障,靡不除。大集经十一曰:一切法中,悉有闇障,坏闇障故,即是菩提...(佛名)Vairocana,毗卢舍那之略。法身佛之通称。即密教之大日如来也。碧岩九十九则曰:肃宗皇帝问忠国师:如何是...(修法)加持土砂之法会也。以此土砂散于病人或亡者也。...学法女(梵语式叉摩那)所应受持的戒法,即:不淫、不盗、不杀、不虚诳语、不饮酒、不非时食。二年间若能守此戒法者...(天部)梵名Kimari。又作憍摩利,俱摩罗。是鬼女众之一,胎藏界外金刚部中之一尊也。形像肉色,左手持鉾,右手为掬...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生于此世间,受此身体,而行淫行,获得诸多烦恼,诸多苦痛。因邪淫故自己感觉有如下报应: 一、头发常肮脏油腻,暗...
我们如果这一生,单单只有这一生,如果没有未来的话,其实我们都不要做什么,为啥?好活歹活到最后都没有了,都过了...
为什么我们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忏悔,你怎么知道你罪消了没有?怎么知道?我遇到同样的环境,我没...一位打工仔,外出闯荡多年,睡过街头,捡过垃圾,挨过打,卖过血,修过马路,扛过水泥,最后终于闯出一片天地,成为...
容言: 好话、坏话、刺耳话,啥话都能听得进。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是风度,是胸怀坦荡。 让人把话讲完,是大度是谦...
什么叫临终正念呢?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是说临终打妄想的时候,你自己能够回光返照,不随妄转,这叫正念分明。正念...
让孩子上重点学校好,还是出国留学好?选稳定的工作好,还是薪水更高的好?换一个市区的大平层好,还是郊区的小别墅...
还记得刚学佛时,一位居士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话,话多心散乱! 来到寺院,首先要守规矩。 少说一句话,多念...
沙门庄严具义
【法相辞典】
【沙门庄严具义】 p0681 瑜伽二十五卷二十三页云:若有成就如是诸法,爱乐正法,爱乐功德;不乐利养恭敬称誉,亦不成就增益损减二种邪见。于非有法,未尝增益;于实有法,未尝损减。于诸世间事文绮者、所造顺世种种字相绮饰文句相应诗论,能正了知无义无利,远避弃舍,不喜不爱;亦不流传。不乐贮畜余长衣钵。远离在家共喧杂住。增烦恼故。乐与圣众和合居止。净修智故。不乐摄受亲里朋友。勿我由此亲友因缘,当招无量扰乱事务;彼或变坏,当生种种愁戚伤叹悲苦忧恼。随所生起本随二惑,不坚执着,寻即弃舍、除遣、变吐。勿我由此二惑因缘,当生现法后法众苦。终不虚损所有信施。终不毁犯清净禁戒、受用信施。终不毁呰他人信施。终不弃舍所受学处。常乐省察己之过失。不喜伺求他所愆犯。隐覆自善,发露己恶。命难因缘,亦不故思毁犯众罪。设由忘念少有所犯;即便速疾如法悔除。于应作事,翘勤无惰。凡百所为,自能成办,终不求他为己给使。于佛世尊、及佛弟子、不可思议威德神力,甚深法教,深生信解;终不毁谤。能正了知唯是如来所知所见,非我境界。终不乐住自妄见取非理僻执恶见所生言论咒术。若与如是功德相应,如是安住,如是修学,以正沙门诸庄严具,而自庄严,甚为微妙。譬如有人、盛壮端正,好自庄严,乐受诸欲;沐浴身首,涂以妙香:服鲜白衣,饰以种种妙庄严具。所谓璎珞耳环指环腕钏臂钏诸妙宝印、并金银等种种华鬘。如是庄严,极为奇妙。如是行者、以正沙门种种功德妙庄严具而自庄严,其德炽然,威光遍照;是故说为沙门庄严。是名沙门庄严具义。
上篇:沙门性异名 | 下篇:沙门果依何界得 |
触,不净之意。为清扫厕所而携至厕中之瓶,称为触瓶。 p6805...
依学宗
不如法受尸罗律仪
粗恶语罪
贵己等佛
自恣延后待时解脱
八支圣道三种修法
闇障
毗卢
土砂供养
六法戒
鸠摩利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邪淫后身体的苦痛

这就是学佛和不学佛的不同

思想不改变,生命的历史就不断重演
最富的时候

容言、容事、容人

临终时要摆脱妄想的执取干扰

欲望太多而智慧太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