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生、灭、去、来、一、异、断、常,是三论宗所说的八迷,如果破除了这八迷,即能证得中道。...(名数)佛言成就十法,为住于大乘:一成就正信,二成就行,三成就性,四乐菩提心,五乐法,六乐观正法,七行正法,...(术语)相待之法,无自体,例如长待短为长,则无长之自性,短待长为短,则无短之自体,长短共无实之体性,而相待存...蔽,蔽覆之义。诸蔽,指能蔽覆净心之悭贪、破戒、瞋恚、怜念(懈怠)、散乱、愚痴等六蔽而言。(参阅“六蔽”1311)...(故事)供金铃于佛塔,则世世得好音声,呗比丘是也。释门归敬仪中曰:声驻军马,由与铃供。...自道教初兴,佛教东来,初期颇有互相利用之处,因两者所标义旨,间有相同。佛教传入之初,译天竺文为汉字,尝袭用道...(杂语)梵网经下曰:若佛子,故饮酒,而生酒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菩萨)具云一切佛眼大金刚吉祥一切佛母,略云佛眼部母,又云佛眼佛母,更略云佛眼尊,又云佛母身、佛母尊。密教所...指观想一切诸法皆空之观法。一切诸法,尽为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之法本无自性而空寂无相;观此空寂无相之理即为空观。...梵语 ākā?ānantyāyatana dhyāna。乃四无色定之一。又作空处定。意指超越色界之第四禅,灭除与眼识相应之诸色想...【地等定与地等遍处差别】 p0616 大毗婆沙论八十五卷十六页云:如契经说:有地等定,有地等遍处。问:此地等定...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从这样一个万法唯识的道理,菩萨生起了两种的功德力:第一个是誓愿力,第二个是观照力。 这个誓愿力就是说,在行菩...居家八法出自《杂阿含卷四九一经》,是佛陀教导在家人过好生活,以获得现实、未来利益和安乐的八种方法。此经是佛陀...有一天,弹簧冲著压力大声叫道:人们喜欢的是我,又不是你!你干嘛老是来找我的麻烦? 压力淡然一笑,平静地说道:...善知识是叫人远离诸恶,奉行诸善的善友,是每个人生活在世间上,不能舍离的引导、不能缺少的老师。 人群之中有善知...问: 法师慈悲,请问对生活忙碌,想发心修行的在家人,应用什么方便,又有次第的方法,来修学佛法,请法师开示? 衍...真心跟妄心,我们凡夫是永远混在一起的。我们现在修行人的问题在哪里?有时候我们安住在真心,生起戒、定、慧的功德...佛陀教化众生的方法,总是应病与药,观机逗教。是什么样的人,佛陀就说什么样的法。佛陀像钟一样,小叩则小鸣,大叩...为什么说要往生净土呢? 前面我们只讲到念佛能够破除障碍、消业障,并没有强调往生净土的思考。但是大势至菩萨,他...
沙门果依何界得
【法相辞典】
【沙门果依何界得】 p0681 俱舍论二十四卷十九页云:何沙门果、依何界得?颂曰:三依欲后三。由上无见道。无闻无缘下,无厌及经故。论曰:前三,但依欲界身得。得阿罗汉、依三界身。前之二果,未离欲故;非依上得,理且可然。第三云何非依上得?由理教故。且理云何?依上界身,无见道故。非离见道,已离欲者、可有超证不还果义。何缘上界必无见道?且无色中,无正闻故。又彼界中,不缘下故。色界异生、着胜定乐;又无苦受;不生厌故。非无有厌,能得见道。教复云何?由经说故。经言有五补特伽罗,此处通达,彼处究竟。所谓中般,乃至上流。此通达言,唯自见道。是证圆寂初加行故。由此见道,上界定无。
上篇:沙门庄严具义 | 下篇:沙门婆罗门胜劣差别 |
【下地有三种粗相】 p0237 显扬七卷十三页云:复次麁相者:谓于一切下地,从欲界乃至无所有处,略有三种诸下地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