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流派)嗣四明尊者之流派者。称曰山家,乃天台之正统。...大乘起信论云发三心: 一者、直心 正念真如法故。 二者、深心 乐集一切诸善行故。 三者、大悲心 欲...【当生起】 p1252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当生起者:或未证得;或勤修习。...(术语)有总别二名,别者单指重三三昧中第一,空空三昧之一,总者兼他称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二。...【蕴得】 p1452 如生支差别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页云:又蕴得者:谓名色位。...晋代僧。高阳(河北蠡县)人。少有异操,十五岁出家,以精勤为业,冠年即名流四远。性好山泉,常居长安山寺,与竺法...金刚调伏,梵名 Vajra-jaya,音译缚日罗惹野。西藏名 Rdo-rje rnam-par rgyal-ba,义为金刚胜。密教金刚界外金刚部...指人之生命无常,应当常勤观照,离诸恶心。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大一二·四九八下):“人命不停,过于山水,今日虽...【摩睺罗伽】 亦云摩呼罗伽,此云大腹行。什曰:是地龙而腹行也。肇曰:大蟒神腹行也。净名疏云:即世间庙神。...(术语)就有无之义立四句而分别之时,第一句曰:有而非无,是有句也。第二句曰:无而非有,是无句也。第三句曰:亦...(术语)对于违自顺他而言。谓违背他性而随顺自家之本性也。起信论义记卷中解心生灭门之下,就随缘真如与成事无明,...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三衣。即: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此三衣总称为支伐罗。由...
在我的老家,有一个非常可怜的老人,她无儿无女,老伴也去世了,独自住在侄儿子家大房子背后的一个茅草屋里,村里人...
昔时世尊听闻维摩诘长者卧病在床,便教敕文殊师利菩萨前去探望、慰问。诸菩萨、佛陀弟子及天人等,悉知此二大士相见...
回,就是把我们所有的功德,收回来;向,就是向外放。回向这种意义呢,对我们每位道友很重要,一天你都可以回向。 ...唐朝有一位道宣律师,是彭祖的后代,吏部尚书钱申的儿子,他的母亲有一天梦到一轮太阳投入自己的腹中,就这样,便怀...
平凡却不平凡的念佛人 当我遇到了逆境,生起烦恼时,有些念佛人的典范常能发生安定鼓励的作用。这些念佛人往往是近...
又问:东方药师佛国,依正庄严,与西方无异。又有八大菩萨,临终示路。亦可往生,何须定愿西方净土? 答:《药师》...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人天之眼目。无明长夜之智炬,生死苦海之慈航。觉先觉后之法源,世出世间之道本也。若非宿植...
身受差别证
【法相辞典】
【身受差别证】 p0677 此阿赖耶识第六证也。瑜伽五十一卷三页云:何故若无阿赖耶识;身受差别,不应道理。谓如有一、或如理思,或不如理;或无思虑,或随寻伺;或处定心,或不在定。尔时于身诸领受起,非一众多种种差别,彼应无有。然现可得。是故定有阿赖耶识。
上篇:身力及身劣 | 下篇:身语意三业 |
在十二缘起各支中,除无明外,于其余十一支,各就三世顺逆及法性常住观察之智。十一支各具七智,合为七十七智;七智...
四明家
发三心
当生起
重空三昧
蕴得
于法兰
金刚调伏天
人命不停
摩睺罗伽
有句
违他顺自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出家人的三衣

农妇麻三的惨淡人生

香积法味供养

日常生活中回向的方法
道宣律师的故事

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念佛人

药师佛国与西方无异,何须定愿西方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