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有总别二名,别者单指重三三昧中第一,空空三昧之一,总者兼他称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475~555)梵名 Sthiramati。音译作悉耻罗末底。南印度罗罗国(伐腊毗国)人。为佛陀入灭后一千一百年左右,南印...(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在耆阇崛山入于三昧,光照十方,大众云集,弥勒舍利弗,问文殊以佛身所在,文殊使入...(植物)Madhuka,果名。译曰美果。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末度迦果,旧云摩头,此云美果也。俱舍光记十八曰:末度迦是...(术语)根本无明动静心之体,而生业转现之三细相,此位之惑心微细,而心王心所不相应,谓之不相应心。见起信论。...梵语 sahā。(一)与娑婆同。为堪忍之义,故又译作忍土。此界之众生安忍诸烦恼,不肯出离,故称其土为娑呵。(参阅“...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八正道之一。...为普法与别法之并称。又作普别二法。普遍圆融之法门,即普及一切众生,圆满融合,毫无差别之教法,称为普法,与“一...为佛之德号。即无上无上之意。与最胜同义。南本涅槃经卷五“四相品”之余(大一二·六三三下):“无上上者,即真解...亦名:磔手、一磔手、[打-丁+桀]手 子题:张磔、中人三[打-丁+桀]手长、姬周尺斗为定、佛[打-丁+桀]手依五分二尺为...指薰习与资薰。(一)薰习,薰即薰发,习乃数习。谓数习染净之缘,薰发心体而成染净等事。即自习惯而薰者。(二)资薰,...多闻十种利益:谓修菩萨行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邪正之法,无不闻知,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知烦恼助 谓修菩...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编者按】在一诚法师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期间,他弘教育人,且不忘造福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推动佛教的对...
勿坏人之名利,就是不要破坏他人的名利。名名誉,是一个人立身社会的依据。每个人都爱惜自己的名,希望自己有好的名...
我们天生的那种抱怨、指责、批判的习性,是一种疾病。此病根深蒂固,非常顽固难除。唯一的办法,就是遇境逢缘不起嗔...
佛陀教诫,「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昼」是日间,早上起床后,要勤修戒定慧这些「善法」,若然贪睡无度...
永明延寿禅师是宗门下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也是净土宗祖师。他著书很多,如《心赋心经》,是讲明心见性;《万善同归...
什么叫做福,福是祸的相反。什么叫做祸呢?祸是灾殃、是祸患。按说,人生世间,没有灾殃祸患就是福,无奈人在福中不...
菩提心就是发成佛的心。菩提是佛果的意思,心是能发之心,发成佛度众生的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这就是菩提心...问: 常听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又常听人说某某部经是最殊胜的,而不同的人推崇的最殊胜的经还不相同。我有点...
重空三昧
【佛学大辞典】
上篇:重火 | 下篇:重重帝网 |
子题:具戒顿受唯许僧中不开尼众、式叉以十戒为体、式叉六法满净 济缘记释云:“受有缺者,即缺行也。诸下,总判。...
安慧
佛印三昧经
摩头
不相应心
娑呵
正念
普法别法
无上上
佛磔手
二种薰
多闻十种利益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一诚长老:菩提无尽海 智慧功德藏

成人之美,勿坏人之名利

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

切勿为了睡眠,将一生空过

阿弥陀佛圣诞日的由来

福、惜福、如何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