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 集异门论四卷五页云:云何邪性定聚?答:五无间业。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第三行第六位。梵名椤乞叉摩摩诃微地也。译言吉祥大变。司观音三十三变化之妙用。密号称...(经名)四卷,刘宋智严宝云共译。文殊师利以神通力,与舍利弗同到十方世界,供养佛。集一切菩萨还祇园。请转不退之...梵名 Bāni。为古代中印度羯若鞠阇国(即曲女城国)之大臣。又称辩了、辨了。据大唐西域记卷五载,羯若鞠阇国国王为...【未来业】 p0489 瑜伽九卷八页云:未来业者:谓未生未灭业。...【受杂染所作过患】 p0732 瑜伽九十二卷十一页云:当知此中受杂染所作过患者:谓愚痴者,于其乐受,并彼随转,...是天台圆教所断之无明,亦即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四十二位中各断一品之无明。...【迦罗迦村驮佛等本生处】 p0855 西域记六卷九页云:城南行五十余里,至故城,有窣堵波,是贤劫中人寿六万岁时...凡八十卷,目录八卷。清代章嘉国师奉诏撰。全称御制满汉蒙古西番合璧大藏全咒。即由清雍正十三年(1735)敕板之大藏...指密教修息灾、增益、敬爱、调伏等四种护摩法之行法日期。其说有二:(一)据仁王护国般若仪轨(唐代不空译)之说,修...(术语)无实云虚,反真云妄。圆觉经曰: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法华经譬喻品曰:佛之所说,言不虚妄...【境不离识】 唯识学立论,以一切客观外境都不实在,皆是主观心识的虚妄变现——由心体的自证分变现出相分,再由见...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
在禅修当中,每天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怎样使自己的气息调柔。气息调柔是用功入门的关键,心粗气浮进入不了禅定。用功...「恭喜你啊!真是了不起,身为你的朋友,我也觉得与有荣焉。」当好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时,你嘴里这么说,但心中可能还...
由此因缘,平素不念佛人,临终善友开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常念佛人,临终若被无知眷属,预为揩身换衣,及问诸事...
供佛斋僧是佛教的一种传统,也是为了让僧俗二众有培养福报、消除业障、积功累德、报恩报德的机会,佛陀特别指定的方...
死亡像什么呢?等于我们搬家一样。我们这一生搬家搬得不是很多吗?到了很多地方吗、走了很多处所吗?人的分段生,就...
诸位道友,今天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圣诞日,我们纪念圣诞日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是接受文殊师利菩萨的教授,就是...
做回人不容易。因为在六道轮回当中,我们看到,猪马牛羊又有多少!河里的鱼又有多少!蜎飞蠕动,就说这些有生灵的,...
我们对言语的态度,就是从父母呼、父母命这几句开始做起。一个孩子连对父母讲话都不恭敬,他对别人也不会恭敬。这一...
邪性定聚
【法相辞典】
【邪性定聚】 p0672 俱舍论十卷十九页云:何名邪性?谓诸地狱傍生饿鬼,是名邪性。定、谓无间。造无间者,必堕地狱;故名邪定。
上篇:邪行障 | 下篇:邪方便相 |
(术语)为他缘所点,己性分之变化也。...
大吉祥变菩萨
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婆尼
未来业
受杂染所作过患
四十二品无明
迦罗迦村驮佛等本生处
大藏全咒
四种行日
虚妄
境不离识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怎样使自己的气息调柔
感同身受,化解嫉妒心

临终助念的重要性

供佛斋僧的缘由及功德

死亡犹如搬家

梦参老法师文殊菩萨圣诞开示

珍惜自己的人生与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