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第三行第六位。梵名椤乞叉摩摩诃微地也。译言吉祥大变。司观音三十三变化之妙用。密号称为动用金刚。白肉色。左手持半开莲华。若手当胸仰掌如受物。眼作上视之相。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名)Maghā,星名。玄应音义一曰:一说云:摩伽星名,此言不恶,主十一月。翻梵语九曰:摩伽山,译曰:星名。【...【显色所作变异】 p1467 瑜伽三十四卷四页云:云何寻思内事显色所作变异无常之性?谓由观见或自或他,先有妙色,肌...(名数)台家约四教而明二十智。三藏教有七智、世智、外凡智、内凡智、四果智、辟支佛智、菩萨智、佛智是也。又通教...与禅版同。坐禅时所倚之道具,厚约一公分,长五十七公分余,宽十二公分余,上下穿小圆孔,用时束定于绳床之横绳。[...梵名 Prabhūta-ratna 之音译。意译为大宝佛、宝胜佛、多宝佛。五如来之一,即指东方宝净世界之佛。(参阅“多宝佛...【漏无漏三业】 以业力有漏无漏区分,分为有漏业、无漏业、非漏非无漏业,故称三业。一、有漏业:此为三界以内凡夫...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汝不污比丘尼耶?僧祇律云,谓白衣时污净戒尼梵行。”(随机羯磨卷上·二三·五)...(术语)一切之法,尽为此心所生之唯心论的见地也。唐华严经三十一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晋华严经十曰:心如工画...指弥勒菩萨。弥勒华译慈氏,以慈得名。心地观经云:弥勒菩萨法王子,最初发心不食肉,是故得名为慈氏。...(术语)依众生之机而感见佛也。宗镜录二十一曰:他受用及变化二土,正证于前。相似名同,而随机见异。...【有色有情】 p0544 瑜伽八十三卷四页云:有色有情者:谓从欲界,乃至第四静虑。...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大佛顶首楞严咒...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印光大师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实际上净业三福的第一...各位,今天很高兴有机会与各位见面,共同研究佛学,可惜我是广东人,不懂讲国语,对于听不懂广东话的朋友,非常抱歉...
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回光返照此心的起心动念,前念、现念、后念,念念之间是怎样联系的?前念从何而起?后念...泽庵宗彭禅师是日本江户初期临济宗大德寺派的高僧,精通诗歌、俳句、茶道,为东海寺之开山祖师。 某天,有个商人拿...一日,波斯匿王在静坐时,思惟什么是护己?什么是不护己?最后得到一个结论:若人修善,即是护己;若行恶事,则是不...
在生活之中修,就是指生活要有重心。重心是什么?解脱为重心。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要能够重解脱。我们每天的生活...
了相,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于是在安徽安居下来。后来,祖父经商致富,父亲是善乘法师,...
我们的五根、六尘种种的色法,其实是一念的心所相续变现、相续转生的,不是离心别有的。我们凡夫的颠倒,开展出来有...
大吉祥变菩萨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大吉祥明菩萨 | 下篇:大吉祥陀罗尼经 |
(经名)又名毗尼母论。八卷,失译。母经者,梵云摩夷,译曰行母,是诠显行法能生行,如母之生子,故云行母。论藏之...
摩伽
显色所作变异
二十智
倚版
袍休罗兰
漏无漏三业
污比丘尼
万法一心
大慈尊
机见
有色有情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
文珠法师《二十一世纪的人生》

前念无去,现念无住,后念无来
心不留影
清净三业,内护己心

在生活中修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