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Jitian 古印度佛教思想家。据西藏资料记载,他是南印度梭罗修多罗国德铠王的儿子,原名寂铠,出家后改为寂天。...云何慧波罗蜜多相?谓诸菩萨安住,菩萨法性菩提心为依止,以悲导心起一切种身语意业自在用时,所有一切诸法简择复次...(地名)旧作祇洹、祇树、祇陀林。新作逝多林。逝多,译曰胜。逝多太子之林也。西域记七曰:逝多林,唐言胜林。旧曰...体者,通之意。即通于他心而能深信。法华经信解品(大九·一七上):“心相体信,入出无难。” p6931...因明用语。他,指立论者以外之人,包括敌者(问难者)与证者。许,认可之意。即立论者提出之语句为自己以外之其他人...(譬喻)身譬车,识比牛。智度论十九曰:如车有两轮,牛力牵故。能有所至,二世因缘,以成身车。识牛所牵,周旋往返...南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募集僧俗共行净住之法,称为净住社。净住,为布萨(梵 posadha)之意译,即于每半月集会讲说戒...(人名)马祖道一禅师也。...禅宗于教法之外,特别对利根的人以心传心,叫做教外别传。...(术语)不共法中之共法。如人间之身体,人人各有一体,是不共也。然尚与众人共通而受用,是共也。...戒本疏·四波罗夷法:“(一、约缘胜劣)杀相亦尔,人重余轻。何以知者?亦由人趣报胜,根器有缘,能修诸善,出家成...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1、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三宝必须具足。这里有二层涵义, 即首先一定是归依佛、法、僧,不能只归依一宝或二宝。所以《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物常是指与人相对的他物,也可以是指外境。人为物役的意思就是说,人被他物或外境所役使,做他们的奴隶。奴隶是什么...
诸经典中都说念佛有无量的功德。为什么会有无量的功德呢?是由于佛果地上有无量的功德。 念佛有四种:实相念佛、观...
观世音菩萨四十八相图...编按:许多禅师的法名与高山、雪有关,这是因为禅师通常会选择严寒的环境修行,来坚定自己的意志。相较之下,今日我...佛法大海,渐次而入。从皈依三宝,到发心出家,经过剃发,受十戒,乃至圆满具足戒,这是一个渐次的过程。正如《多论...
见所断为因法
【法相辞典】
【见所断为因法】 p0643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见所断为因法云何?谓一切染污法,及见所断法异熟。
上篇:见我慢缠杂染 | 下篇:见所断等三法 |
【五种因缘愚夫执有如名自性】 p0290 瑜伽七十三卷十六页云:复次由五因缘,当知愚夫、如名,如言,于所诠事,执有...
寂天(Santideva 约7世纪)
慧波罗蜜多相
胜林
体信
他许
识牛
净住社
马大师
别传
不共中共
杀戒人重余轻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论发菩提心与往生
宗舜法师:理体三宝和事相三宝是缺一不可的

七佛传法偈
人为物役,就是物的奴隶

为何至心念佛能消多劫生死之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