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马祖道一禅师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依唯识论,明万法唯识之理,故名唯识宗,因此宗乃究明万法性相之宗,故又名法相宗。...【欲】 又作乐欲,意谓希求、欲望,希望所作事业之精神作用。唯识宗以此为对愿求对象所起之别境心所。欲有善、恶、...(一)与传法同义。谓法脉展转相传而不绝,如灯火相续而不灭。大般若经卷四○六(大七·二九上):“诸佛弟子凡有所说...【闻无上】 p1263 集异门论十六卷三页云:云何闻无上?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往听象声、马声...【五种寂静】 p0263 显扬二十卷十八页云:寂静差别者:谓五种寂静差别。一、诸缠寂静。二、世间离欲寂静。三、顺下...【涅槃甚深广大及与无量】 p0933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页云:又此涅槃、极难知故;最微细故;说名甚深。种种非一诸...(一)又作一机。指耳根。阎浮提众生虽六根具足,然以耳根最锐利,闻法易入,能圆通无上道,故有“一根”之称。 (二)...十种外道之一。如六派哲学中之数论、胜论等说,谓人、天各自为常住独存者,彼等既可受用诸法,且为主宰万有之实我。...【四相】 指显示诸法生灭变迁的生、住、异、灭等四相,此又作四有为、四有为相。《成唯识论》卷二等记载,唯识宗主...指念佛行者所起之心念,能系住一处而不散乱,即后念继前念,相续不断,中间不杂余念。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五六中...(术语)Pāyattika,又作波逸底迦,波药致,波罗逸尼柯,波罗夜质胝迦,波质胝柯,波夜提。六聚罪之第四,译为堕,...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
有一位女居士,她学佛以后,还是很苦恼。有一次就说:我本来就是以前有烦恼,所以希望学佛能够断烦恼。但是好像我学...
圣人告诉我们,有三种福田我们要去耕耘,会有好的报应: 第一是报恩的福田。 就是首先报恩就是对我们有恩德的人,你...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净土宗是大乘法门,当然也应该要修大悲。 大悲心的修法,首先正修大悲心,要生起大悲的心...佛陀时代,有位长者的儿子年纪大约五、六岁,占相师为他看相后,发现他很有福德,只可惜寿命太短。长者听了十分忧心...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及与勤劳修持之法,只以一切皆空,一切不著为护身符。而不知已著于一切皆空,一切...佛法中的有缘人,指的就是闻、思、修佛法机缘已经成熟的人。所谓机缘成熟,不过是指外因须得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在《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清朝的纪晓岚记载了一个公案。他认识的一个人,给他讲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个书生文才很好...
假使你每天念地藏圣号,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念一千遍,每天念一千遍,能念到一千天,三年,三年一天不断,这...
马大师
【佛学大辞典】
上篇:马祀 | 下篇:马大师不安 |
(术语)宗为大法之根源,格为格式格令,宗匠之手段,不立真如佛性等之手段,是为超宗,不依旧例之格式,是为越格。...
唯识宗
欲
传灯
闻无上
五种寂静
涅槃甚深广大及与无量
一根
神我外道
四相
念念相续
波逸提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你有没有为现在做一些功课呢

有三种福田要去耕耘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恭敬得延寿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只以一切皆空不著
何谓佛度「有缘人」

偷懒实际是损了自己的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