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加行不善】 p0526 集论二卷十页云:何等加行不善?谓依止亲近不善丈夫故;听闻不正法,不如理作意,行身语意恶行...(768~844)唐代僧。汝南(河南汝南)人,俗姓宋。幼丧父,母常诵法华经,鞠育勉之。及长,识度明敏,为乡党所重。...(名数)又云四无色,无空界之四处也。是乃修四空处定所得之正报。梵名Catuarūpa一空无边处Ākāśānantāyatana...(异类)十王经曰:官前有大树,名衣领树。影住二鬼:一名夺衣婆,二名悬衣翁。(中略)婆鬼脱衣,翁鬼悬枝。显罪低...(术语)心识谓之有所缘,心识以外之物谓之无所缘。所缘者如眼识之于色,耳识之于声。心识攀缘寄托之境界也。总之,...(物名)同于香案。香炉之台。见象器笺十九。...凡二卷。后汉安世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又作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大比丘威仪经、大僧威仪经、僧威仪经或三千...【有窣堵波】 p0547 瑜伽七十卷十一页云:由二因缘,有窣堵波。一、证坚住故,二、有可依故。 二解 瑜伽八...【佉卢】 十佉卢为一佉梨。...(术语)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谓依第六意识之妄分别所变起之空华水月等无实事之诸色相也。...(术语)法华十妙之一。佛说法,开悟一切众生本性,入于佛知见也。...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问: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著魔一般都是躁妄心,用急迫的心希求神通,希求感应,希求瑞相,希求善...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识下手,它从第六意识下手。它的方法很不错,因为你挑战第七意...过去有两个人,同时种植甘蔗并约定说:种植好的有奖赏,种植不好的要重罚。这两个人中,有一个心想:甘蔗非常甜,如...
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叫极乐?就在于无有众苦但受极乐。极乐就是超越了现象界,苦乐对待的那种绝待的乐,那种法性的乐...问: 阿弥陀佛,师父,我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恒传法师答: 阿弥陀佛,走神的情况下一方面说明定力不够,...
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断分别」就是断除心中的不平等,就是修无分别智。这...
有些人一提起佛号就容易昏沉,对不对?他不念佛还不会昏沉,他一提佛号就昏沉,这个你就要知道你要拜忏了,你真的要...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也就会理直气壮的拿着自己所执着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外在环境。...
涅槃甚深广大及与无量
【法相辞典】
【涅槃甚深广大及与无量】 p0933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页云:又此涅槃、极难知故;最微细故;说名甚深。种种非一诸行烦恼断所显故;说名广大。现量比量及正教量所不量故;说名无量。
上篇:涅槃智 | 下篇:纯熟 |
(一)梵语 drstāntah。于一切法中,为显示其道理而作之譬喻。佛典多处记载,释尊说法,巧用譬喻,而令闻法者深领其...
加行不善
志远
四空处
悬衣翁
有所缘
香几
大比丘三千威仪
有窣堵波
佉卢
遍计所起色
利益妙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推荐】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灌甘蔗喻

极乐世界何故名为极乐
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于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