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 瑜伽九十四卷七页云:又复云何名涅槃智?谓彼法尔若于苦集灭道,以其妙慧悟入信解是真苦集灭道谛时;便于苦集,住厌逆想;于灭涅槃,起寂静想。所谓究竟寂静微妙,弃舍一切生死所依。乃至广说。如是依止彼法住智、及因于苦若苦因缘,住厌逆想;便于涅槃,能以妙慧,悟入信解为寂静等。如是妙智、名涅槃智。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阇夜,梵语 jaya。又作阇耶。为密教印契之一。意译作胜印,或得胜印。据陀罗尼集经卷四所说阇夜印之印相为:左右手...子题:大地无边戒亦无边、草木无量戒亦无量、虚空大海戒德高深、戒德瓶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非情境)萨婆...【出世第一法】 p0483 大毗婆沙论三卷二页云:问:文虽不说;义必应有。云何出世第一法耶?答:苦法智忍是。谓此能...梵语 dhūta,巴利语同。谓去除尘垢烦恼。苦行之一。又作杜荼、杜多、投多、偷多、尘吼多。意译为抖擞、抖捒、斗薮...指庄严毕竟、究竟毕竟。据大涅槃经卷二十七载,即:(一)庄严毕竟,毕竟,为决定之义。谓一切众生皆有一乘正性;然须...(1064~1117)北宋曹洞宗僧。俗姓贾,剑州(四川)梓潼人。幼向正道,长勤参访,遍参真如慕喆、真净克文、大洪法恩...(名数)又云四无色定(梵名四空处之各名加Dhyāna),十二门禅中之四禅也。一空无边处定,行人厌患色笼如牢如狱,...往生极乐净土而与诸上善人聚于一处。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七中):“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身语不恼现行】 p0679 杂集论八卷九页云:云何身语不恼现行?弃舍财业,无悔恼故。谓由弃舍财业,无有追悔。...炽然有三,谓贪、瞋、癡。由依止贪瞋癡故,为非法贪大火所烧,非法贪者,谓随贪着不善业道。又为不平等贪大火所烧,...子题:性恶、性戒、遮恶、旧戒、客戒、性重、性轻、主戒、新戒、遮重、遮轻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一、总示)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僧伽吒经...
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名为戒。盖父母生我色身,师僧生我法身,三宝生我慧命...
《观经》讲那个莲华座,你看看它穷微极妙到什么程度?超出我们想象,但我们可以依稀仿佛地去领会那么一点。比如它的...
自我是最难消融的,这是最可爱、最坚固、也是最讨厌的东西。人人都知道用自我中心的观点来衡量人、要求人、评断人、...问: 领导是门艺术。如果弟子做事不积极,让他做不如自己动手更省事时,在这种情况下,法师会自己动手吗?领导者追...
【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体是妄,与佛与心,皆不相应,即伏魔胎。】 这个地方要注意了...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常常是你还没有断尽见思惑,还没有到达目标,你就命终了,寿命有限。 所以大彻大悟之人,十个...
末法行人,如我们者,比魔外的本领也比不上。《楞严经》说:色阴尽者,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于...
涅槃智
【法相辞典】
【涅槃智】 p0931 瑜伽八十七卷八页云:涅槃智者:谓于如是一切行中,先起苦想:后如是思:即此一切有苦诸行、无余永断;广说乃至名为涅槃。如是了知、名涅槃智。
上篇:涅槃义 | 下篇:涅槃甚深广大及与无量 |
(譬喻)依他法之无实体,以十种之喻而显。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
阇夜印
戒境遍情非情境
出世第一法
头陀
二种毕竟
子淳
四空定
俱会一处
身语不恼现行
炽然
性遮二戒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欲修孝顺者,须念念与戒相应

穷微极妙的莲华座

从禅修立场使得自我消融
事必躬亲成就不了大事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
佛教的真理

错过净土,出离无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