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用语。他,指立论者以外之人,包括敌者(问难者)与证者。许,认可之意。即立论者提出之语句为自己以外之其他人所认可之情形,皆称他许。(参阅“他”1538) p154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梵名波吠你野,Āraṇyaka出离在家之生活,修沙门之净行也。维摩经弟子品曰: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有不与取者】 p0550 法蕴足论一卷九页云:何等名为有不与取者?谓于不与取,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即阿弥陀佛之真言。又作阿弥陀大心咒、十甘露咒、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乃表示无量寿...晋代僧。高阳(河北蠡县)人。少有异操,十五岁出家,以精勤为业,冠年即名流四远。性好山泉,常居长安山寺,与竺法...(术语)或于东西,或于古今,教法传来弘通也。宗轮论述记上曰:具叶传通,道终未替。行宗记上一之一曰:古今传通。...(修法)念虚空藏菩萨而求记忆力成就之法也。闻持者见闻忆持不忘。其修法画虚空藏菩萨于圆满之月轮中,安置之于室内...【无表思】 唯论宗之说。受戒之时,以第六识思心所隆盛之势力,于第八识熏其种子,此思心所之种子有防非止恶的功能...亦名:讥诃教尼人戒缘起、讥教尼人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尼闻教授师来,出迎供给,六群生嫉,...此可分“二九”及“五部”,其中“二九”意指小乘十八部,“五部”谓律宗之五部。 p167...【诸行无我决定】 p1351 瑜伽八十五卷九页云:云何诸行无我决定?谓去来诸行,尚定无我;何况现在。所以者何?未来...(术语)念佛有总别之分。就总言之,有三种,一称名念佛,口称佛名也。二观想念佛,静坐而观念佛之相好功德也。三实...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智慧的观照应该怎么观照呢?就是我们遇境逢缘应该怎么去用这个智慧来观察人生呢?我们这次的唯识学课程,讲出了三种...佛在波罗奈国鹿野园中,与五百大比丘说法。佛陀开示大众:当思无常,于一切时一切处。若能常思无常,便能断除欲爱、...
宋朝韩琦任宰相时,买了一个妾姓张,容貌美丽。订立契约后,这个女子忽然落下泪来。韩琦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我本...问: 印祖多次提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强调了临终正念的问题。弟子虽明白决定往生的条件全在深信切愿,...如何改变我们的命运?第一个叫忏悔,这不只是宗教的,你对着太太忏悔、对你的小孩子忏悔,都可以改变命运。什么叫忏...
我年轻时有一次前去看望一位老和尚,他房间的墙上贴着作息表和功课表,旁边写着: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我忍...
大般涅槃经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一切众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之一。假使锻金为人,车马...
问: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大安法师答: 百行孝为先,孝为成就道德人格的先决前提。母子天性相关,孝顺报恩乃人...
他许
【佛光大辞典】
上篇:他异品 | 下篇:他缘 |
(杂名)正字通曰:饭,同饭。以天烛草叶之汁染饭,为青黑之色。禅宗于四月八日造之供佛,本由仙家之服饵而来。天烛...
出家
有不与取者
阿弥陀咒
于法兰
传通
求闻持
无表思
讥诃教授者戒缘起
二九五部
诸行无我决定
念佛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修空观的三种观法
思无常,观不净

为富不仁非为贵,见色不乱方为贵
临终正念是往生的决定因素吗
忏悔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

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

遵式大师:校量念佛功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