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九卷一页云: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获得正信。耻在居家,受持净戒。趣得衣服饮食卧具,便生喜足。减除器物俭约资缘。凡所获得如法利养,终无私隐;必与智人同梵行者,而共受用。所有正法初中后善称扬梵行,所谓契经乃至论议,皆能受持,研寻,究达;传授他人,广为开阐。彼既成就是诸善法;当知必获三种胜利。一者、诸佛,诸佛弟子,真实善人,之所称赞。二者、若彼尸罗财施之所摄引。福德资粮,法施摄引智能资粮,善圆满者;便得趣入证解脱处清净诸天众同分中。三者、若彼二种资粮犹未圆满;便能令彼速得圆满。身坏已后,定生善趣;多往天上乐世界中。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沙门名。译曰寂友。开元录九曰:沙门弥陀山,唐言寂友,睹货罗国人也。译无垢清净光陀罗尼经一卷。...(术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问束四智成三身者,几个智共成一身,几个智独成一身?答:大圆镜智独成法身,平等性者独...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以上五宗皆成于六祖之后。...(术语)生即无生,无生即生。是诸部般若之所说。三论宗之极意也。俗谛谓为生。真谛谓为无生。然俗谛之生无实生,是...元代僧。越(浙江)诸暨人,俗姓娄。号幻灭。生即能言,见其母称诵佛号,辄合掌和之。元大德年间(1297~1306)出家...清净无烦恼的道果,如四谛中灭谛的涅槃是。...【有染着】 p0541 瑜伽九十二卷十五页云:于受用时,多生贪爱;名有染着。又云:于已获得,正受用时,生贪爱故...(杂名)又作羯利沙钵那,羯利沙钵拏,迦利沙般拏,迦利沙婆拏,罽利沙盘,迦利沙钵拏等。钱量名。译曰贝齿。四百钱...凡六十四卷。系奉日本后阳成天皇之敕旨,而完成于元和九年(1623)之汉诗集。为“五山文学”初期至江户初期集大成之...又作尊特身。“劣应身”之对称。天台宗将佛之应身分为胜、劣二种,其胜者称为胜应身。此系对于初地以上之菩萨而应现...(植物)梵名优昙钵,优昙钵罗Uduṁbara,译曰灵瑞华,瑞应华等。...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
由于释迦牟尼佛以悲愍心特别地留这部《无量寿经》作最后的救度,就能够知道这部《无量寿经》就是末法众生大总持的一...
慈心就似如意宝,能遍流一切资具海、饮食海、欢乐海、眷属海、受用海、音声海、言辞海、智慧海。安住在慈心中,畅游...
即使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也不避艰辛地插秧,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禅师向大众说: 你为我开田,我为你说大...问: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理净法师答: 从佛法上讲,子女与父母之间是一种相互的业缘关系,或者是父欠子债,或者是...
经文:若有断者,名菩萨行,名真持戒,名为贤士,名佛弟子 能断贪爱的,才是真的学菩提道,是佛弟子。 经文:财色二...
人家管我们,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拿他的坏处来回光返照,不被他转走,忍下来,自己六根中会分析出事情的真相,慢慢...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告诉我们,修行不是苦的。在《未曾有因缘经》中,释迦牟尼佛曾明确地指出,这个世界的因果原则,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居室空气清新,可是由于一些原因,室内总会出现一些异味。若不消除,既影响居室空气...
出家正行所获三种胜利
【法相辞典】
【出家正行所获三种胜利】 p0484
上篇:出家在家各有五种过失 | 下篇:出世间道用世间道为助伴 |
(术语)不加造作自然之作用也。观经玄义分曰:功周无功用,证智未证智。...
弥陀山
四智成三身
禅门五宗
生即无生
善继
无漏果
有染着
迦利沙波拏
翰林五凤集
胜应身
瑞应华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无量寿经》不可思议的独特的地位

日常生活应如何修慈心

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能够远离财色,就超脱了世间种种苦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