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梵名优昙钵,优昙钵罗Uduṁbara,译曰灵瑞华,瑞应华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作法摄衣界结法除村、结衣界羯磨除村、不失衣界结法除村、衣界结法除村 子题:除村有五义、除村、村外界、空...(名数)一不贪,二不瞋,三不痴。十住毗婆沙论一曰: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智度论三十曰:一切...全称“真如凝然,不作诸法”。乃法相宗所立之说。谓真如凝寂湛然,毫不随缘起动。法相宗以真如为无变化、无作用之无...为三土、五土之一,或系唯识宗所立为佛身所居四土之一。略称化土。即佛变化身所住之土。据成唯识论卷十载,变化土即...(譬喻)佛菩萨之悲愿,即度人于生死海之船筏也。心地观经一曰:应念我何时,乘悲愿船去。...【鼻】 p1279 瑜伽一卷八页云:鼻、谓四大种所造,鼻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此出其体。又三卷十五页云:数由此故...原指梵天之宫殿,引申为佛寺之通称。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大九·二三上):“梵天宫殿光明照曜,倍于常明。”[梁高...(术语)梵音Pṛthagjana,译言独生,异生。即凡夫也。...徒弟之弟子称为师孙。禅林象器笺卷五称呼门:“弟子之弟子称师孙。”[敕修百丈清规卷三] p4096...【自体不为自体缘】 p0602 瑜伽十卷六页云:问:何故不说自体为自体缘耶?答:由彼自体,若不得余缘;于自体杂...(术语)谓断一烦恼,即有断一切烦恼之道理也。华严宗依无尽缘起之理而盛谈此旨。五教章三曰: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
舍报往生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这个临命终人,他在临终的时候,...
除了夫归之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均称为邪淫。 《圆觉经》中说:若诸世界,...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鼎折足...
念诵仪轨: 一、发愿 归命一切佛,惟愿一切佛菩萨众,摄受于我。(一说一拜) 弟子○○,至心发愿,于一日一夜中,...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道德仁义,本来是我们自性具有的性德。因果报应,其实是天地教化孕育众生的大权巧。人...三十七菩提分也叫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觉支等。指佛陀教导众生修证圣果的三十七种途径和方法。菩提分,意即成就佛教四...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是有提到的。蕅益大师引用艳喜,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他说,一个修行人,不管你这个...
【原文】 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之所牵,而不得生,矧多爱乎。即极乐有一念之不...
瑞应华
【佛学大辞典】
上篇:长干寺瑞像 | 下篇:瑞岩 |
【清净圆成实】 p0961 世观释四巻十六页云:清净圆成实故者:谓无垢眞如。...
摄衣作法界结法除村
三善根
真如凝然
变化土
悲愿船
鼻
梵宫
必栗托仡那
师孙
自体不为自体缘
一断一切断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下品下生往生之后的情形

五戒之邪淫戒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

受八关斋戒法

《挽回劫运护国救民正本清源论》白话译
三十七菩提分

制心一处是成功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