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卷十二页云:复次由四因缘,出世间道,用世间道以为助伴。一、隐障诸盖故。二、远分制伏故。三、厌患朽坏故。四、法力滋润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修法)又曰阿弥陀护摩。阿弥陀如来之供养法也。多为追荐回向修之。...华译为禅定、静虑、思惟修等,即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的意思。...(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虚空藏菩萨之右第二。梵名三没里底婆惹地也,密号曰幢持金刚。主虚空藏之四行德。生...清净无烦恼之法。出世间的一切无为法,都是清净无烦恼之法,如三乘圣人所证得的戒定慧和涅槃,就是出世间的无漏法。...(杂名)又同迦理沙般拏,迦利沙波拏。...【五事界处摄非界处摄分别】 p0290 瑜伽七十二卷十一页云:问:如是五事,几界处所摄?几非界处所摄?答:一切皆是...【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 p0907 瑜伽三十八卷十九页云:云何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谓诸菩萨、于奢摩他毗钵舍那,...(1901~?)民国浙江永嘉人,俗名石鸣珂。字象贤、无言。民国十二年(1923),初入汉口佛教会讲习所,毕业后转入武...(名数)一身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见,五戒禁取见,六贪见,七恚见,八慢见,九无明见,十疑见。见瑜伽论八...乃日僧辨阿依善导、源信之说所立之三种念佛仪则。据辨阿之末代念佛授手印载,所谓寻常行仪,即不拘处所、身体、衣装...于密教修法中,因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故设四十八处护摩坛,而修弥陀法。据无量寿经卷上载,阿弥陀佛于“因地”为法...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
淫念一生,诸念皆起:邪缘未凑,生幻妄心;勾引无计,生机械心;少有阻碍,生嗔恨心;欲情颠倒,生贪著心;羡人之有...
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所弗窥测。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
《般若心经》讲的是什么?当然讲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什么东西呢?般若就是一切生命的基因,也是一切生命的共相。假...问:念经何以能超度饿鬼。 答:仗念经力,感发饿鬼善根,宿昔罪障今悉消灭,故得超度。 问:仗念经力感发饿鬼善根,...第一段 观世音菩萨宏愿解脱一切众生的痛苦。自古以来,在世界各地,有数不清的灵感奇迹,都和观音有关。因为观世音...
今天我们来到了普陀山的西山景区。这边住的都是尼众的出家师父。今天我们来到的这个寺院叫做圆通禅林,俗称又叫望海...
昔日的舍卫城,是拘萨国的首都。当时有一群乱纪之徒,行事凶恶,不务正业,城人深以为患,充满担忧。这群凶恶之徒,...在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出一个观念,它说初学者修学法门,一开始我们的心比较粗重,不要有太大段的时间。譬如说我...
出世间道用世间道为助伴
【法相辞典】
【出世间道用世间道为助伴】 p0484
上篇:出家正行所获三种胜利 | 下篇:出世间智初中后际生起次第 |
(术语)菩萨于八地已上,不借加用之功,自然契于真性之智也。西方要决曰:十地论云:入八地已去,得任运无功用智,...
弥陀供
禅那
生念处菩萨
无漏法
迦利沙般拏
五事界处摄非界处摄分别
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
芝峰
十见
三种行仪
四十八坛阿弥陀护摩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淫念一生,诸念皆起

释迦弥陀此遣彼唤,岂容不去

你若执著它,那你的烦恼就来了
超度常识问答简选
沈家桢居士《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及证悟过程》

普陀山的和尚讲普陀山的事儿--慈眼视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