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无烦恼之法。出世间的一切无为法,都是清净无烦恼之法,如三乘圣人所证得的戒定慧和涅槃,就是出世间的无漏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故事)林间录上作苕帚者非也。宜作扫帚。乃周利槃特之故事。...谓佛以随乐、随宜、随治、随义等四随说法。佛化导众生之教法可分为四个范畴(四悉檀):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此世他世乐戒】 p0617 瑜伽四十二卷三页云: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戒?当知此戒、略有九种。谓诸菩萨、为诸有情...(杂语)梵语曰:阿伊湿伐啰Eśvara,中阿含经三十六梵志品曰:佛言:在家者以自在为乐,出家学道者以不自在为乐。...主张极微有上、下、左、右之方位,在空间占有体积,称为方分。一说极微为圆形,而无方分。[成唯识论述记卷一](参...《异部宗轮论》,一卷,题世友菩萨造,唐玄奘于龙朔二年(662)译出。在其前,此论已有过两种译本:一为三秦时代的失...(传说)有阿罗汉常入龙宫食已,以钵授沙弥使洗,钵中有残食数粒,沙弥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便入师绳床下,以...(一)印度:印度民族固无史书,然以梵文佛典中文殊师利根本仪轨之王授记品(Rājavyākarana-parivarta),与锡兰佛...梵语 nirupadhi?esa-nirvāna。为“有余涅槃”之对称。四种涅槃之一,九谛之一。新译为“无余依涅槃”。依,指依身...【色界有鼻舌根无男女根】 p0574 俱舍论二卷三页云:若尔;鼻、舌、彼应非有。如香味境,彼无用故。不尔;二根...【三种受异熟业】 p0201 大毗婆沙论十九卷十六页云:复次有三种受异熟业。一、顺现法受业。二、顺次生受业。三、顺...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像我们凡夫,没受菩萨戒的,只受比丘戒了,造罪非得造成事实,杀人,得杀死,才算犯杀戒;杀人没杀死,把他抬到医院...
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在我成佛的世界当...
《荀子》说: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禅的公案当中,有一首最为世人熟知的偈句: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这句充满矛盾语境的...(一)佛陀出家的原因 那么佛陀对于人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佛陀很伟大,世尊为什么出家?一般人对出家没有正确的认识...
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累积的。像大家现在一起吃饭,有人吃得快,有人吃得慢,吃得快的人,吃完之后就静...
光无状,自光绪七年离家,至今已五十年,依然故我。业障未消,道业未成,无面目以回本乡。虽前承陈柏生,刘雪亚二督...人的身材有高有矮;人的力量有大有小;人的智慧有深有浅;人的才华有智有愚;人的动作有快有慢,这些不同的人来做相...
无漏法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无漏果 | 下篇:无漏界 |
五个星之意。又作五执。即:(一)岁星,即木曜,为五行中木之精,乃东方苍帝之子。(二)荧惑星,即火曜,为火之精,乃...
苕帚
四随
此世他世乐戒
不自在
方分
异部宗轮论
沙弥着香为龙
佛教史书
无余涅槃
色界有鼻舌根无男女根
三种受异熟业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经千万不能随便乱放

知道他心中的愿望,才能够应机说法

话说得失真
空手把锄
惟贤法师:佛教不是脱离现实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