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有阿罗汉常入龙宫食已,以钵授沙弥使洗,钵中有残食数粒,沙弥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便入师绳床下,以两手捉绳床脚,其师去时与绳床同入龙宫。龙言此未得道,何以将来?师言不觉。沙弥得饭食,又见龙女身体端正,香妙无比,心大染着,即作恶愿。我当作福夺此龙宫殿。龙言后此沙弥莫将来。沙弥还已,一心布施持戒,专求所愿,愿早作龙。是时绕寺从足下出水,自知必得作龙。径至师原入处之大池边,以袈裟覆头,入即死,变作大龙。福德大故,即杀彼龙,举池悉赤。见智度论十七,西域记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法界缘起具足说应当是圆融法界无尽缘起,是贤首宗基于华严经的义旨而建立的。唐智俨在《华严一乘十玄门》中说:华严...【于恶声等不护雪戒】 p0752 瑜伽四十一卷九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自能发不信重言,所谓恶声、...(人名)Kāna-deva,龙树弟子,提婆菩萨之别名,缺一眼,故云迦那提婆。付法藏传六曰:其初托生南天竺土婆罗门种,...(地名)Vṛji,毗舍离国Vaisāli之地名。佛灭后百年此地比丘行十事。...(术语)见苦有情而起慈悲也。三种缘慈之一。...成立世界的五轮之一。...谓菩萨乘有四事胜于声闻、缘觉二乘。据菩萨地持经卷一种性品载,即:(一)根胜,菩萨根性聪利,胜于一切声闻、缘觉。...佛在大众之中说法,因为自己是一位有真正智慧的人,所以心中毫无怖畏。佛四无畏之一。...(术语)又曰扶习润生。台家之所谈。言于通教十地中第九之菩萨地,以誓愿扶见思之习气,受三界之生,以度众生也。以...(术语)六根之一。对于声境而生耳识者。即耳官也。...(术语)华严宗所判十宗之一。其宗义如小乘中大众部谓惟一切诸法中现在法及无为法有实体,而过去未来之法无也。...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
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的一个概念,接着上一次的三界,我们在欲界,那么我们把这个欲界转过来,再引进一个新的概念,就...
其实佛教就是把我们整个生命,都落实到最小的时间单位里,落实到每个当下一个个相续不断、迁流不息的念头上。净慧老...
末法行人,如我们者,比魔外的本领也比不上。《楞严经》说:色阴尽者,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于...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这也是佛所说的偈子。这是说到曾经有一个婆罗门,他从开垦土地、播种...
《增一阿含经》:夫为女人,有九恶法,云何为九?一者女人臭秽不净,二者女人恶口,三者女人无反复,四者女人嫉妒,...很久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个国王名叫梦誉。夜里睡觉时,他经常听到远处的坟墓里,有个声音在叫他:喂!大王!喂!大...有一个研究力学的教授,他研究这个高空的物体高速穿下来的时候,是什么力量都挡不住的。就像空中一只小鸟的身体都能...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要求对方怎么样,而应该退一步想一想自己为对方...
沙弥着香为龙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品沙弥 | 下篇:沙弥爱酪为虫 |
【瞋恚性】 p1321 瑜伽十一卷六页云:依于种种不饶益事,心生恼害:名瞋恚性。...
法界缘起
于恶声等不护雪戒
迦那提婆
跋阇
有情缘慈
水轮
四事胜
一切智无所畏
誓扶习生
耳根
法无去来宗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佛法宇宙观之六道

学禅的人,一定要走得干净利落

与其寻找好师父,不如熟读这部经

人做事,不要让事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