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五卷十四页云:有四因缘,能令菩萨退菩提心。何等为四?一、种姓不具。二、恶友所摄。三、于诸众生,悲心微薄。四、于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其心极生怯畏惊怖。如是四种心退因缘,与上发心四因相违,广辩其相,如前应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得依处及得方便】 p0996 瑜伽九十五卷十三页云:复次趣向谛智乐正觉者、应当了知依四圣谛增上缘力,得所依处、得...(术语)谓一切有为法其自性本空。非坏灭法然后始空也。仁王经上曰:是法即生即住即灭,即有即空。天台疏中曰:即有...(名数)指一阐提与诽谤大乘者,及犯四重禁者而言。...信有因果报应的事实,叫做缘事,若信非因非果法性之妙理,则叫做缘理。...云何方便差别?此有二种,谓随信行、随法行,补特伽罗差别故。...(术语)谓一切世间之事法,染污真性者。四尘五尘六尘等。法界次第曰:尘即垢染之义,谓此六尘能染污真性故也。大乘...词有八种,谓八何词、八若词。...(术语)华严宗言佛说法时,以五教之异显现各别之佛身也。有丈六金身,千百亿化身,丈六即真佛,丈六即法身,具足十...(术语)制遮与容受也。同于折伏慈悲。佛以慈悲智慧圆满,于智慧门制遮逆恶众罪,于慈悲门容受善恶一切而无漏也。无...(术语)随者随顺。相者形相。顺如来之教法而具足衣钵,剃发乞食而守威仪也。...梵语 sandhilā。又作扇提罗。意译作石女。即不具女根者。[胜鬘宝窟卷上本] p6863...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我们的念头所建立的,这个念头就是我们的心,离开念头就没有外物,...问: 如果觉得自已业障很重,应如何改变? 宽见法师答: 要学会认识业障,不要一味的讨厌回避,先应承认已经发生了...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两足尊。哪两足?智慧...
这个习字,早先它是什么意思?就是小鸟依靠树林的意思。这个小鸟常常要练习飞,它不能离开树林,等它练习得疲倦了,...
一、物质财富是无常的 论财富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原来熙熙攘...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决定不求,决定不着,闻甚深法,恰似清风届耳,瞥然而过,更不追寻,是为甚深入如来禅...
因缘的聚合与离散,我们要接受无常变化的自然法则。 这种因缘的组合很正常,比如离散啊、欢聚啊;生啊、死啊一切存...1、不嫉妒别人。 2、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心生欢喜。 3、看见别人失去利益,起怜悯心。 4、看见别人有好的名誉,心里...
四缘能令菩萨退菩提心
【法相辞典】
【四缘能令菩萨退菩提心】 p0468
上篇:四缘入诸静虑乃至有顶 | 下篇:四缘不畏长时生死大苦 |
【等流无记】 p1119 集论二卷十一页云:何等等流无记?谓变化心俱生品。...
得依处及得方便
即有即空
人中三恶
缘事
方便差别
尘
词
五教佛身
抑止摄取
随相戒
羼提罗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安法师: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
觉得自已业障重,应如何改变
惟贤长老《三皈的广大意义》

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

【推荐】财富有枯竭的一天,只有自性宝藏才是取之不竭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