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五卷十三页云:由四因缘,当知菩萨于诸众生,先起悲心;于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尚无怯畏;何况小苦。谓诸菩萨,性自勇健堪忍有力;当知是名第一因缘。又诸菩萨,性自聪敏,能正思惟,具思择力;当知是名第二因缘。又诸菩萨,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净信解;当知是名第三因缘。又诸菩萨,于诸众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当知是名第四因缘。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子题:转报、轻受、粗业、缮造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若论事忏,属彼愚钝。由未见理,我倒常行,妄业翳心,随境缠...【有行之所拘执】 p0553 瑜伽十三卷四页云:云何犹为有行拘执?谓由誓愿俱行思故;制伏外缘,持心于定。又于作...(术语)台家盛谈即心义,真言宗则言即身义。谓即心成佛犹属理,即身成佛乃属事实也。日本弘法著有即身成佛义一卷。...(术语)佛之德号。佛如有大力之牛王也。涅槃经十八曰:人中象王,人中牛王,人中龙王,人中丈夫。...谓正直之信念。系相对于邪信而言,即指虔信佛所说正法之心,此信心不因遭逢诸异道而稍生疑念。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一)梵语 dīpa。音译你播。即灯明。为六种供具之一。(参阅“灯明”6259) (二)比喻佛法如灯火之照明破暗。大般若...又名所缘缘,即所缘之缘,为四缘之一。...谓有一类。于非亲族。托为亲族。欲令安乐。得胜朋伴。无有恼害。成就一切无恼害法。王臣爱重。国人敬慕。五谷丰熟。...亦名:新衣戒制意 子题:圣道幢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新衣戒六十。凡坏色染衣,道服标式,内遣着情,外...(术语)不净曰尘。不实曰妄。一切生死之境界也。明神宗续入藏经序曰:使人破尘妄之迷,以印妙圆之体。...(术语)新译曰蕴。旧译曰阴。净影之说,如大乘义章八本所谓积集名阴。阴积多法故。是与新译蕴之义同。天台之说,如...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
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
第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 名言熏习。 这个名就是名字,言就是言说。我们内心依止不同的名字、言说,会产生不同的思想,...问: 佛教说善有善报,为什么我一生做好人,婚姻还是不幸福? 了幻法师答: 这是一个被经常问到的问题,提问者往往...
一、反对下的学佛更有福报 曾经有学长告诉我,他学佛的历程挫折太多,而且都没有人鼓励指导,所以学得很辛苦。说真...
明朝江山人朱恺,字寿仁,性情淳厚好学。他们家里不吃牛肉、狗肉,已经有三代了。朱恺小时候失去了父亲,身体瘦弱,...佛陀八十岁那年,抱病来到末罗国的拘尸那城。 那时,佛陀患了严重的腹泻,到城中的沙罗林就无法再走了,遂选择在林...
宗义及学统 华严宗是依《华严经》而成立。释尊初成道,悟法界真理,于其自心证得而宣说与人。但其义理高深,仅有大...
学习大乘佛法,修学的目标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然众生根器不同,又难调难伏,非大菩萨难以做到度化各类一切众生,那...
四缘不畏长时生死大苦
【法相辞典】
【四缘不畏长时生死大苦】 p0468
上篇:四缘能令菩萨退菩提心 | 下篇:四食皆能长养诸根大种 |
【耳识所依】 p0634 瑜伽一卷七页云:彼所依者:俱有依,谓耳。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
事忏
有行之所拘执
即身
人中牛王
正信
灯
缘缘
假族寻
着新衣戒制意
尘妄
五阴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为什么要以「和」为贵

支配人生的三大力量
一生做好人,为什么婚姻还是不幸福

莲池海会相与期,去去莫迟疑

放生牛的奇报
真正的供养如来

各宗要略——华严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