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有因果报应的事实,叫做“缘事”,若信非因非果法性之妙理,则叫做“缘理”。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物名)纳缀细片所作之帽子也,纳为纳衣之纳。续高僧传(景鸾传)曰:衣以袈裟,覆以纳帽。...(1092~1182)宋代僧。江苏华亭人,俗姓戚(一说傅)。字宜翁,号解空、竹庵。十六岁受具足戒,学天台。初依止南屏...【蕴[馬*犬]南】 此云集施颂。谓以少言摄集多义,施他诵持。...【阿波陀那】 此云譬喻。止观云:月隐重山,举扇喻之;风息太虚,动树训之。...(名数)为天台圆教所断之无明也。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四十二位各断一品之无明也。见四教仪集...(术语)Sattva,译曰情,或有情,众生(起世经)有生命者之称。又作萨多婆,萨和萨,萨婆萨埵,萨怛嚩,索埵。玄应...亦名:大界 子题:人法二同、法食二同、法同食别、避难界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大界者,谓僧所常行法食二同(人法...叱责破戒者之五千大鬼。凡信心出家受佛正戒之佛弟子,故起心毁犯圣戒者,有五千大鬼常阻于其前,斥之为大贼。若犯戒...指梁、唐、宋、明等四朝所撰之高僧传。南朝梁高僧传,系慧皎所撰,凡十四卷。唐续高僧传,为道宣所撰,凡三十卷。大...(譬喻)贪欲之烦恼,令人沉没,故譬以河也。思益经一曰:世尊谁度欲河?佛言:能舍六入者。...为天台宗所立通教十地之中第九地菩萨所修行之相。道,指教化他人之化道;观,乃自观空理之观法。利他之化道与自利之...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以来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
过去,梁武帝很尊重佛教,拜志公禅师为国师,皇帝对师父相当恭敬,有一天他告诉国师说:今天我请你看戏,什么、什么...
不要想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不要整天为了不确定的事而提心吊胆。给自己附加了如此多的事,其实是在惩罚自己。今天的...佛陀从舍卫国至摩竭陀国行脚,到了一个村落,村中住着许多盲者。一日,盲者会集在一处商议道:诸位!我们到森林中去...
今天我们讲的是《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呀,就是讲念佛人临命终的时候,所应该面对的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怎样...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佛说阿弥陀经》) 劝愿后,望众生力行求生净土。欲生极乐,要多善根...人体最容易生病的器官是什么?不是心脏,也不是肝肾,而是肠道。正是由于现代人对肠道问题的忽视,仅仅在中国,就有...问: 佛法所说的空,具体应该怎样理解呢? 大安法师答: 一切诸法无论是心法,还是色法,它都是缘起的。用现在的话...
缘事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缘 | 下篇:缘缘 |
亦名:衣药受净篇 子题:衣中受通制听净局听教、药中受该四药净唯七日 济缘记释云:“释衣药受净篇篇目。衣,总二衣...
纳帽
可观
蕴[馬*犬]南
阿波陀那
四十二品无明
萨埵
摄僧大界
五千大鬼
四朝高僧传
欲河
道观双流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每临大事有静气

哪有闲心去看戏

不要再问我你的前世是什么
盲人除蚊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