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二卷一页云:复次由四因缘,入初静虑,乃至有顶。谓因力,方便力,说力,教授力。云何因力?谓曾邻近入静虑等。云何方便力?谓虽不邻近入静虑等;然由数习无间修力,能入诸定。云何说力?谓于静虑等增上缘法,多闻任持;乃至广说。即依此法,独处空闲,离诸放逸,勇猛精进,自策而励,住法随法行。由此能入静虑等定。云何教授力?谓于亲教轨范师所,成于随一余尊长所,获得随顺初静虑等无倒教授。从此审谛作意思惟,能入静虑,及诸余定。如是显示四观行者。谓具因力者,方便力者,若利根者,及钝根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又作三乘别教。为刘宋之慧观及南齐之刘所立五时教之一。即谓佛陀成道之后,为三乘之人宣说差别之教门,如宣说阿含...(术语)佛之德号。佛于人中最尊最胜也。法华经序品曰:有佛人中尊,号日月灯明。...1、指事物的相涉关系,如因与缘。 2、攀附的意思,如攀缘。...明末武源(位于江苏)人。法名孝廉,别号无依道人。任杭州府海宁县盐官。因读楞严经而弃官舍儒,趣入禅门。崇祯元年...谓专修一善。即舍弃余法而专行一法。[教行信证卷六](参阅“专杂二修”4514) p4513...【上流】 p0231 显扬三卷十二页云:八、上流。谓卽不还果,随生一处意生天中,于彼不能得诸漏尽。复进生上,于余身...(杂语)塌萨为不蠲之义,关于其事也。阿劳之阿,为发语助辞。劳为劳扰。关事苦劳之状,嘲人动作之词也。服天方语解...又作昆仑山、昆山。乃一颇具神秘性之山岳。相传,或为黄河之源,或有阿耨达池,或为西王母居处,西周穆王曾访西王母...(书名)一卷,华严宗之初祖杜顺着。约五教而明止观。五教章冠经上一曰:杜顺禅师乃文殊师利菩萨之化身。(中略)弘...(术语)为欲使众生不放逸,方便隐摄取之慈悲,言恶者之不可救,而垂诫也。对于摄取门而言。...【厌离言教】 p1276 瑜伽八十九卷四页云:云何厌离言教?谓依三种令增少欲喜足言教,及依乐断乐修令离愦闹言教。...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问: 我是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放下万缘念佛,但总是挂念自己的亲人。怎么能放下? 大安法师答: 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译不下三十余种。净土思想,早已发生。东晋时代道安(312-385...
在《佛本生故事》中有一则《樵夫与熊》的故事:有一个樵夫上山去森林中伐木。等伐完木要回家时,天上下起大雨,而他...
一心可现十法界 一切境界都是从心所现。一心可现十法界。心有善念,则入三善道;心有恶念,则现三恶道境;心念声闻...
【原文】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佛具如是神力,何不即变此娑婆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之处,便成七...有一个女孩自杀,被一个老人撞见了,未遂。女孩哭诉了好多自杀的理由,老人说了救她的理由。 第二天,老人拿了张一...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内涵当中,不管你是修什么宗派,都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你刚开始要成就一个善业力; 第二个,你进...幸福与不幸、痛苦和快乐就像是硬币的两面,不幸与痛苦在正面,幸福与快乐就会被转到反面;当你把幸福与快乐放在正面...
四缘入诸静虑乃至有顶
【法相辞典】
【四缘入诸静虑乃至有顶】 p0468
上篇:四种令于尸罗深生爱乐 | 下篇:四缘能令菩萨退菩提心 |
(术语)圆教之中谛,乃空假二谛相即之中,故云即中,以别于别教之中谛。...
有相教
人中尊
缘
徐昌治
专行
上流
塌萨阿劳
昆仑山
五教止观
抑止门
厌离言教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安法师:内心有挂念,无法一心念佛怎么办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施恩、受恩与报恩

【推荐】念佛能否往生,但问自心,不必他求

真心求净土者,勿忧临终之退悔也
生命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