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一卷,华严宗之初祖杜顺着。约五教而明止观。五教章冠经上一曰:“杜顺禅师乃文殊师利菩萨之化身。(中略)弘以华严训以一乘,遂造法界观一卷五教止观一卷,是华严根本之章,圆宗最初之观。彼五教止观者即约五教各别止观,故五教之名正始彼观。”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出世间一切种清净】 p0484 瑜伽二十卷十六页云:云何出世间一切种清净?当知略有五种。何等为五?一、入圣谛现观...指受佛戒者所犯之罪,分为二类:(一)性罪,指杀、盗、淫、妄四重戒。因其自性为恶,故不待佛制,犯之即获罪报。(二...(菩萨)Akṣayamati,无尽意菩萨之梵名。见慧琳音义十九。...(譬喻)法华经火宅喻中,宅内诸子出宅外向长者求车也。以譬厌生死而愿求佛道。...又名大方广,即所说的道理不但广大方正而且平等。...(术语)三性之一。凡夫之妄情,遍计度一切法,名为遍计。以此遍计之妄情计无我为我,执无法为法,恰如暗中谬绳为蛇...净土家依善导观无量寿经疏序分义所载,谓佛陀说观无量寿经前之诸教法为“化前”。天台宗则谓佛陀说法华经前之诸教法...(地名)本行集经四十五曰:迦罗毗迦,隋言赤黄色,大村名也。案迦罗毗迦为迦毗罗迦之误。...(术语)财宝与女色。无量寿经上曰:弃国捐王,绝去财色。四十二章经曰:财色施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净心诫...为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九品。于正法华经称为“授阿难罗云决品”。为法华三周说法之因缘周。佛于此品授记阿难、罗睺...(经名)七卷,姚秦竺佛念译。一名处胎经。记二月八日夜半,佛卧于金棺以神通力示现处于母胎之宫殿,集十方之菩萨,...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准提咒持诵仪轨...十善业道经...
【原文】 问:等是念求生一佛净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随念一佛净土随得往生,何须偏念西方弥陀佛耶? 答:凡夫无智,...
原文: 佛念字,万万不可加口。许多人皆作唸,则失义之至。持名念佛一法,普利三根。观像观想,唯心地法门明白之人...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缘。近来甘肃一弟子,名郑哲侯,年六十四岁。六十以前,见佛将若浼焉,而远避之不暇。 六十...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偈,开头两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是说世间的...
稍早前,经济不发达,旅店不多。许多人出行,夜幕降临,多借宿人家。僧侣,更是如此。 借宿,我们自然会想到:此处...蕅益大师深知五浊恶世的利害关系,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用深信切愿来庄严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能转五浊为五清。 一...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以是之故,凡能发心,...
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
五教止观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教十宗 | 下篇:五教佛身 |
止,谓法性寂然;观,谓寂而常照。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止水影现万象,故止与观,实一体而不二。止观辅行传弘决卷...
出世间一切种清净
二罪
阿差末
求车
大方等
遍计所执性
化前
迦罗毗迦
财色
授学无学人记品
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为何偏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念」字,万万不可加口

每个人进入佛门都各有因缘
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人生即便借宿,也要好好把握
大安法师:用佛号来转五浊为五清

印经造像之功德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