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大方广,即所说的道理不但广大方正而且平等。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又作九相、九想门、九想观。即对人尸体之丑恶形相,作九种观想。为不净观之一种,行之可断除我人对肉体之执着与情执...谓一切万法都是由心而起、由心所造的。...(一)指四种欲求:(一)欲爱,即贪爱欲界之五境。(二)色爱,即贪爱色界之禅定。(三)无色爱,即贪爱无色界之禅定。(四...(术语)此为天台,真言,及净土门所立。而各异其义。...【难行施】 p1444 瑜伽三十九卷十六页云:云何菩萨难行施?当知此施,略有三种。谓若诸菩萨、财物鮮少;自忍贫苦,...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法华经观智仪轨、成就法华仪轨、法华观智轨、法华仪轨。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书属密教...凡夫所受报得,皆是业报,业报谓业果也。由过去之业因,招现在之果报。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皆是苦缚,不得解脱...(经名)具名大乘密严经,前后有两译,前译为唐之地婆诃罗译,三卷,后译为唐之不空译,三卷,佛住出过三界密严国有...梵语波罗,华译为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的涅槃。一切法,法相有生有灭,法性无生无灭,寂然常住,是最上...如世尊说,有情业异熟不可思议,如是经意非一切种皆不可思议。云何业异熟不可思议?云何可思议?谓诸善业于人天趣得...又名八圣道,即八条圣者的道法。 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 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 三、正语,即正当的言语。...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
禁火莫烧山林,就是禁止放火,不要烧毁山林。那么从下面这些文句看,主要是谈止恶的一方面,采取禁止或者莫不要做的...
与我们所认为的恰恰相反,鱼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保持河水、湖水和海洋清洁的。作为食腐动物,鱼在食物链中占有很...
什么是依他起性? 我们一个念头起来具足三性,你要正确的判断,什么是盗贼、什么是地雷、什么是宝藏,你才不会错用...
佛陀在憍萨罗国给孤独园说法时,有一天带领弟子出去托钵。他们进城时,看到一群人围在一处巷道议论喧哗,佛陀就请一...
现在有些人觉得吃素很难。其实这有些方便的方法,要作五种不净观,要对肉生起厌恶之心。这五种不净,你怎么去观想呢...妙高,字云峰,长溪人,他家世世以儒学为业,他母亲临盆前夕梦见一个婴儿坐在莲花之上,手捧而得之,醒来时便生下了...
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无数次问过这些问题。一个做了几十年医生的人,如果没有宗教家的仁慈怀抱,有时真会厌恶自己...
农历正月廿一是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圆寂日。蕅益大师生活在明末清初,这是一个国土板荡、风雨飘摇的时代。但即...
大方等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大灌顶 | 下篇:大方广 |
(杂语)小参曰家训,又云家教。禅林之语。...
九想
一切唯心造
四求
不断烦恼得涅槃
难行施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
转业报依解脱
密严经
一切法第一彼岸
异熟不可思议
八正道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禁火莫烧山林

【推荐】鱼的真相:不是用来吃的

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

人生无常,我们一定要有慈悲心

五种不净观戒掉肉食
妙高禅师

求「长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