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小参曰家训,又云家教。禅林之语。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1584~1641)明末曹洞宗僧。安徽桐城人,俗姓杨。号瑞白。出家于九华聚龙庵,于云栖寺受具足戒。曾参谒湛然圆澄、...(术语)众生有善根之机,而感佛也。又众生有善根之机,故佛感应之也。探玄记一曰:机感相应,有形言现。释签一之一...(杂名)劫末所起大三灾之第一。俱舍论十二曰:唯器世间空旷而住。(中略)于中渐有七日轮现,诸海干渴,众山洞然,...华严宗十玄门之一,此门乃就“缘”而说。一切现象皆具有表里之关系,隐面为里,显面为表,表里乃一体同具,故隐不离...简称拘那含,华译金寂,是过去七佛中之第五尊佛名。...梵语 asapaksa。因明用语。(一)“同品”之对称。性质不共通之品类称为异品。如“无常”与“常住”互为异品。[因明...凡三卷或六卷。宋代可堂师会(为华严四大家之一)与其弟子善熹撰。又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华严复古记、五教...亦名:五众安居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十诵,佛制五众安居,乃至沙弥尼等。四分亦尔。”(事钞记卷一二·二三·一...(一)时间单位。乃指极短之时间单位,或作瞬间,或指某一事甫成就之片刻。如仁王般若经卷上(大八·八二六上):“九...【色欲】 五欲之一。爱著于青黄赤白等显色或男女形色等之欲情也。又男女之淫欲谓之色欲。...梵语 upādhyāya,巴利语 upajjhāya。指德高望重之出家人。又作和上、和阇、和社、殟社、鹘社、乌社。音译为邬波...楞严经五十阴魔章...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抱怨带来记恨,宽容乃是智慧。 少说讽刺的话,多说尊重的话,讽刺显得轻视,尊重增加...
阿赖耶识它是怎么样?它受熏,你每一次投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寿命,或者几天,或者几年,或者几十年,对不对?那你...
从我们一念心性来看人生,人生没有开始,就是无生。为什么生呢?那是因缘生,灭也是因缘灭。从一念心性的角度,生与...
佛陀住世时,有四大菩萨协助应化人间;他们分别是: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悲观音、大愿地藏。直到佛陀灭度后,他们...
放生是指解救处于生命危险和恐惧之中的众生,使它们免遭杀戮的痛苦,乃至通过忏悔、皈依、发愿、回向等仪轨,使之与...问: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念佛还是为人处事,常常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没有恒心和毅力,最后常常一事无...
问: 请问师父,弟子每天的课程有念佛持咒,在走路或做家务的时候,可否同时来完成每日的功课? 容通法师答: 你每...
念佛就是请佛住世,此引慈舟老法师开示:佛本无生灭,随众生心生而生,随众生心灭而灭。一念念佛一念生,念念念佛念...
家训
【佛学大辞典】
上篇:家家 | 下篇:家常 |
亦名:入寺法、俗人入寺法、男子入寺法 子题:佛法僧体唯是一、俗人、僧地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一、礼敬舍恶等...
明雪
机感
火灾
秘密隐显俱成门
拘那含牟尼
异品
华严五教章复古记
安居通五众
一念
色欲
和尚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少说与多说

今生可能是你无量生命里最美好的一次

凡夫自作多情,把它弄假成真

金地藏与九华山的故事

如法放生需要遵循的行为原则
大安法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摆脱焦躁心态

走路或做家务时,可否同时来完成每日的功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