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九卷四页云:云何厌离言教?谓依三种令增少欲喜足言教,及依乐断乐修令离愦闹言教。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runa。意译为犍、剧。五种不男之一。以刀去男根者。翻译名义集卷二(大五四·一○八三上):“留拏,此云犍,...(名数)谓难行道与易行道也。龙树所立之名目。初地至不退位有二道。自力修行勤苦而后渐达佛位之困难,以如陆路步行...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五欲: 一、财欲 财,即世间一切赀财也。谓人以财物为养己之资,故至贪求恋着不舍,是为财...(经名)一卷,失译,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之异译,先出。度者,入之义也。...亦名:摩触戒犯缘 子题:有染心、染心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摩触戒。六缘成犯:一、是人男子。二、作人男子想。三...【具分摄】 p0823 集论三卷八页云:何等具分摄?谓所有法,蕴界处所摄,能摄全分,应知具分摄。...资持记·释僧网篇:“樗蒲,谓博奕。”(事钞记卷七·一四·一○)...亦名:突入王宫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四缘:一、刹利王,二、与夫人同一处,三、王未藏宝,四、入门限...即浊恶之世。此时烦恼、邪见炽盛,且人寿短促,苦多而乐少。据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恶世中有劫浊、见浊、烦恼浊、众...亦名:乞钵戒制意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钵减五缀不漏,堪可资身长道便罢。今乃处处随非亲乞,长贪妨道,恼乱施主...即经典之标题。又作首题。一般而言,梵文佛典不论经、律、论,皆于卷首置归敬序,其次为本文,至末尾始揭示标题。西...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由此因缘,平素不念佛人,临终善友开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常念佛人,临终若被无知眷属,预为揩身换衣,及问诸事...
世间食有四食,即: (1)段食,亦作揣食、抟食、见取食,即以香、味、触等色法为体之饮食,资益诸根。 (2)触食,...吉祥八宝即八吉祥,又称八瑞吉祥,八宝吉祥,藏语称扎西达杰,是藏族绘画里最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绘画...
我们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罪业生死凡夫。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染心易炽,净德难成所作罪垢,无量无边这四句...净土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不曾在其他学术和其他宗教里提过;它是指佛的世界、菩萨的世界。在那样的世界里,人的烦恼是...
问: 西方世界的人有些也是有生命界限的,那么他们在西方世界死去后又去哪里了呢? 大安法师答: 你这个问题的前提...问: 数年前我因车祸伤身,现在行走还是不便,我虽已皈依佛门我却不知该多看哪些经书?我该怎样忏悔才能消除自己的...
假设我们今天不考虑求生净土,菩萨会产生两种过失: 第一个,由邪师恶友的误导而退堕大乘。你容易遇到邪师恶友。发...
厌离言教
【法相辞典】
【厌离言教】 p1276
上篇:精进五相 | 下篇:慢依六事生 |
【出世间定】 p0482 显扬二卷三页云:出世间初静虑者:谓先以如是行,如是状,如是相,作意,入初静虑根本。不以如...
留拏
难易二道
五欲(二)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尼摩触戒犯缘
具分摄
樗蒲
入王宫门戒犯缘
恶世
非分乞钵戒制意
经题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临终助念的重要性

何谓「世间食」与「出世间食」
藏传佛教的吉祥八宝

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去忏悔业障
圣严法师《人间净土对现代人的重要性》

极乐世界的人死后又去哪里呢
怎样忏悔才能消除自己的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