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记二卷七页云:君王奕世,唯剎帝利篡弒时起,异姓称尊。国之战士,骁雄毕选;子父传业,遂穷兵术。居则宫庐周卫,征则奋旅前锋。凡有四兵,步马车象。象则被以坚甲,牙施利距;一将安乘,授其节度;两卒左右,为之驾驭。车乃驾以驷马,兵帅居其乘,列卒周卫,扶轮挟毂。马军散御,逐北奔命。步军轻捍,敢勇充选,负大橹,执长戟,或持刀剑,前奋行阵。凡诸戎器,莫不锋锐。所谓矛楯、弓矢、刀剑、钺斧、戈殳、长槊、轮索之属,皆世习矣。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忏悔罪过之意。指为减轻或消除罪业而于佛、僧之前,自述所犯身、口、意等三业之忏悔仪式。书写仪式之程序者,谓忏仪...(一)二种供养之一。又作法供。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并以之施与众生,称为法供养。...《大方等大集经》三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另有广本作六十卷,系隋僧就于原经外加那连提耶舍等译的《日藏经》等合集而...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彼谏者痴不解语,言汝还问和尚阇梨学问诵经;若其事实尔者,不犯。”(含注戒本卷...【烦恼位】 p1189 瑜伽八卷四页云:烦恼位者:略有七种。一、随眠位,二、缠位,三、分别起位,四、俱生位,五、软...(术语)Tamas,数论所立自性冥谛三德之一。为闇之义,粗之义,赤之义,忧之义,瞋之义,苦之义。见唯识述记一末。...亦名:治不见举法 子题:举、不见举、不见举本缘、不见罪举羯磨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不见举者,倒说四事,法说非...禅林用语。谓事理之本末始终,确切分明而显然可见。义同于正是、真是、确实等语。碧岩录第一则之评唱(大四八·一四...(名数)又曰百一物,百一众具。三衣六物之外,一切资道之什具也。百者概称多数之名,非限于百。为比丘者于三衣六物...(传说)所地广七百由旬,周围上下俱是铁栅。内分八十一处。逐处皆有亭台,判吏,设案记事。栅外另有羊肠细路十万八...【财施】 p0941 瑜伽三十九卷十八页云:财施者:谓以上妙清净如法财物、而行惠施;调伏悭悋垢而行惠施;调伏积...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再度入狱,虽近不惑之年,却开始对自己生命产生疑问:如果人生滋味,尽是充满悲苦酸涩,那,我存在这世间到底有什么...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时,五百位大比丘跟随佛陀修行。一天,一位比丘来到阿难尊者的住处,徐徐道出心中的...
★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个性那么暴躁,那就不要讲见性了。在一些小事上,一直过不去,一直讲讲讲,那么就跟见性差...
佛教不但在理论上博大精深,而且具体表现在实践上,是学修结合、解行并重的。要行,布施是万行之首!布施最主要的目...前言 好生恶死乃人之常情。多数的人忌讳谈死,殊不知人生自古谁无死,死亡岂是逃避或所谓的看开就能解决的。对于迟...问: 何谓无所住? 慧律法师答: 无所住就是不能执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法不执着,清净心就跑出来。无所住就...
十回向位言回向者,具足三义:一、回事向理;二、回因向果;三、回自向他。以此三义,事理和融,顺入中道法界,故名...
佛法中讲:财布施得福报,有福报才有财富。我们要明白贫穷的真正原因,才知道原来财富是可以修出来的。 修财富, 第...
四兵
【法相辞典】
【四兵】 p0400
上篇:四主 | 下篇:四魔 |
阿鼻地狱中之毒虫。据大智度论卷十六载,阿鼻地狱有铁嘴毒虫,从罪人之鼻中入、脚底出,或从足下入、口中出。[六波...
悔过
法供养
大方等大集经
拒劝学戒开缘
烦恼位
答摩
不见举羯磨
端的
百一供身
转劫所
财施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铁窗下的忏悔
为提婆达多申诉的比丘

【推荐】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

修布施就要这样子来修
【推荐】慧律法师《死亡的艺术》
何谓无所住

如何把「无住」跟「生心」达到平衡
